柳萬春絞盡腦汁,雞蛋里挑骨頭,終于成功抓到了上官倩公文上的瑕疵。
他當(dāng)然不會輕易放過這個大好的機(jī)會,趁機(jī)借題發(fā)揮,指著這公文厲聲說道:
“老百姓的牛羊病死了,后果就讓他們自己承擔(dān)!”
“朝廷憑什么從國庫撥款,補(bǔ)貼他們?”
“你這處理的方式根本就是完全錯誤的!”
“簡直就是婦人之仁!目光短淺!”
“若是百姓出了點小小的狀況,你就打開國庫,救濟(jì)他們,那大乾的國庫早晚要被你給糟蹋虧空!”
“像這些無關(guān)痛癢的百姓,讓他們自生自滅便罷了,何必去在乎他們的死活?”
“國庫里的銀兩,是留著給文武百官們發(fā)放俸祿的,豈能如此揮霍出去?”
“若是又像幾個月前一樣,滿朝文武的俸祿都發(fā)不出去,又該如何是好?”
“到時候你付得起這個責(zé)任嗎?”
上官倩聽了這番話,卻是深表反對,連連搖頭道:
“柳大人此言差矣?!?/p>
“黎民百姓,乃是大乾的根本,是江山社稷的根本?!?/p>
“百姓如水,朝廷則是舟?!?/p>
“朝廷治理百姓,如小舟在水上航行?!?/p>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p>
“若朝廷不體恤百姓,那么這百姓之水,便要生出波濤,波濤翻滾,便能讓朝廷之舟傾覆!”
此言一出,其他諸位內(nèi)閣大臣都是渾身一震,眼前一亮!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沒想到小小一個上官倩,居然能夠說出這么有哲理的話來。
不少人嘖嘖稱贊,以示表揚。
然而柳萬春聽了這話,卻是惱羞成怒,只覺得自己被這樣的論點所駁斥,很沒面子。
他一時半會想不出更好的措辭來,只能瞪著眼睛,無能狂怒,大聲道:
“什么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牽強(qiáng)附會,狗屁不通!”
“完全就是無稽之談!”
“你這丫頭,別以為自己讀過幾天書,就來老夫面前炫耀,做一些毫無水準(zhǔn)的比喻!告訴你,你終究就是個頭發(fā)長見識短的臭丫頭罷了!”
“還說什么百姓是水、朝廷是舟!”
“是個屁!”
“分明是一派胡言!這種無知者的言論,不配出現(xiàn)在內(nèi)閣這種神圣莊嚴(yán)的地方,聽見了嗎?”
柳萬春一番疾言厲色,將上官倩的比喻貶低的一文不值,本想借此來打壓她,卻沒想到,他批評了半天之后,上官倩卻是表情怪異,似笑非笑。
柳萬春怒不可遏,大聲的質(zhì)問道:
“臭丫頭,你笑什么?”
“莫非老夫說的不對嗎?”
“你這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難道不是狗屁不通嗎?”
上官倩輕輕搖頭,哭笑不得的說道:
“柳大人,你搞錯了?!?/p>
“這句話可不是晚輩的原創(chuàng)?!?/p>
“以晚輩的見識和涵養(yǎng),怎么可能說出這么一句富含哲理的話呢?”
柳萬春聽了這話,不由得心里咯噔一聲,覺察到事情不太妙。
“什么?!”
“你說什么?”
“這話不是你說的?那是誰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