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重生歸來,改寫亂世熱門推薦 第37章 (第1頁)

太祖未及冠,美姿容,有風儀,神武果毅,鄉人皆稱頌,或謂有祖淑之風,稱少神君,平輿許子將歎曰:鳳棲潁陰,有圣德才,出則天下大安寧。

——《魏書》·卷一·本紀第一·太祖…………光和六年,春。

在前往潁陰縣城的官道上,一輛輜車在數名騎馬持劍奴仆的護衛中不急不緩地行駛著。

“停下。”

車內傳來一句男聲,御者聞言立刻停下馬車。

一名佩劍裹幘的黑衣青年走下輜車,呼吸著官道兩旁微風吹來的粟的清香,心情頗為舒暢:“再有十余里便是潁陰了吧。”

此君姓陳名宮,字公臺,東郡人士。

此次他從東郡前往潁陰是為了游學。

東漢之時,游學之風盛行,蓋因此時經典散佚,知識零碎,想要求知必須往名士大儒處學習經傳。

兼且漢末流行臧否人物,想要獲得更高的名望,被舉為孝廉,也必須通過游學、交際來打響自己的名聲,最次也得讓其他名士知道有你這號人物。

而若說雒陽是天下之中,汝潁則是漢帝國文化中心。

不說汝南,光看潁川的世家大族便可知一二。

潁川荀氏自神君荀淑起,下有八龍,又有“王佐之才”荀彧。

除荀氏外,又有陽翟辛氏、郭氏、定陵杜氏、長社鐘氏等等。

名士如云,豪杰如雨。

故而陳宮將游學的目的地之一放在潁川自然毫不奇怪。

聽了陳宮的感嘆,一名騎奴張望了一下,指著不遠處的一座建筑說道:“郎君,前面似是一亭舍。”

漢家十里一亭。

這里的亭舍,便是亭長居住辦公的所在。

陳宮微笑,“既然見此亭舍,便去歇一歇,順便打探下潁陰的豪桀志士。”

雖然亭舍是亭長辦公之處,但實際上它也供人歇息過夜。

若是官吏自不用說,便是普通旅人只要出的起錢也可以在亭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