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港綜從砵蘭街巡街沙展到港警憲委在線閱讀 第514章 (第1頁)

隨著楊錦榮無功而返,內部調查科對梁丘恪的調查也不了了之。

緊接著梁丘恪收到麥威廉的通知,他被批準帶薪休假一周,理由是查看他是否因開槍后有應激反應。

之后三天,梁丘恪被受聘于警隊的心理康復團隊全方位心理及行為評估,他經歷了催眠師的提問,帶脈膊儀看血腥記錄片,各式心理測試問題。

這項心理測評的過程是港島警隊從呆英帝國引進,是對開槍擊斃歹徒的警員一項常規流程。

在西方國家曾有過幾起警員槍殺無辜的案例引發廣泛關注,事后刑事專家、心理專家對開槍警員展開行為邏輯及心理動機的追蹤和分析。

最后得出結論,涉事警員均曾有過擊斃歹徒的事例,不知何種原因,這些警員在開槍擊斃歹徒之后像開啟了潘多拉魔盒,心理扭曲最終變得殘忍,暴虐。

嗜殺。

自此,西方國家就開始重視警員開槍擊斃歹徒后的心理狀況,并逐漸發展成為一門專門針對軍、警人員開槍后的心理康復學科。

皇家港島警察做為呆英皇家警察的‘養子’,這個項目自然而然就引進港島警隊。

這項心理測評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那便是只要通過第一次的測評,之后再次開槍擊斃歹徒的警員來測評只是走一個過程,有點類似中國的古話,一回生二回熟,這也是全球測評中心的專家多年測評得出的經驗與共識。

通俗點講,只要頂住第一次開槍擊斃歹徒的心理壓力、再及時釋放壓力,就杜絕99%的心理扭曲問題,至于剩余的1%,專家們一致認為那是神的領域不歸他們管。

因此警員第一次測評很重要,這項心理測評對初次開槍擊斃歹徒的警員將從個人背景、家庭環境、物質欲望、掌控欲望、心理行為五大因素進行嚴格細致的綜合測評。

一旦無法通過心理測評,該警員今后將不能在執行一線任務,只能轉警隊內后勤保障類職務,比如去觀塘守水庫、去赤柱做獄警這些不碰槍械的職務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