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允完全沒想到,自己一個小惡作劇,竟然會是這樣的結果。
烤乳豬變成了酒樓的新菜,傳授給了大碟小盆兩兄弟,并且申明只支持預定,價錢也高得離譜。
按陸允的說法,賺錢就要賺有錢人的錢,窮苦大眾,就別去禍害了。
如今豬肉在江都大行其道,火到什么程度,街上見到熟人,都會習慣性的問一句:今天買到豬肉了沒?
蘇記農場目前豬肉產量不是很大,每日只售賣那么多,而且為了保證窮人都能吃上肉,還設了各種限制。
張富貴留下的肉鋪,重新被翻修一新,便成了蘇記肉鋪,不僅賣豬肉,還會教人怎么做紅燒肉。
每天,都有很多平民等待著蘇記肉鋪的開門,惹得四周好些商販的羨慕。
時間一長,自然有人惦記了。養豬的農戶也就多了起來。
因為蘇記的豬仔不外賣,所以這些人的豬肉吃起來還是又腥又膻,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蘇記有個能把豬肉變得不腥膻的巧匠。
如今的朱有屯,成了豬欄的一把手,專門管理豬場。
陸允也不小氣,直接將月銀漲到了二兩,也就是兩千文。
在那個年代,月銀二兩,絕對可以和后世的白領相媲美了。
老話說斗米恩、石米仇,還真不是無的放矢。
陸允很快就嘗到了同情心泛濫的苦果。
“少爺,少爺!”
快晌午的時候,蘇記酒樓的一個伙計跑了過來。
陸允正琢磨著利用礦石賺錢的事兒,他將眼光落在了制冰上。
那個時代,沒有制冷技術,夏天用的冰塊都是冬天開采的自然冰,深藏在地窖中,以供夏日取用。
所以到了夏天,市面上的冰價奇高,普通人是想都不敢想的。
自己如今掌握一座硝石礦,完全可以拿來制冰販賣。
想到這里,陸允差點兒笑出豬叫聲,猛然間聽見有人少爺,抬起頭便看見酒樓的伙計大寶滿頭大汗的跑了進來。
“少爺,那朱九筐又來了,賴在酒樓不肯走!”
蘇記酒樓,正值午時飯口,來往客人不少。
一個粗糙漢子正被個黑臉婆姨拽著往酒樓里推。
入口,五六個半大孩子穿著破舊又極不合身的褲頭滿地亂爬。看得出來,這些褲頭是大的穿了小的穿,到小的沒得穿就光屁股。
“朱九筐,你這個慫貨,生的娃也是慫貨,自家一身養肥豬的本事,沒混著肉吃,倒是給別人誆了去!”
“今天你要么把娃給老娘要回來,要么就要一百......五百兩銀子回來。”
朱九筐滿臉通紅,當初要簽娃的是她,嫌娃傻,還又能吃,現在又怨起人來了。
“我不去,我還要個臉,當初白紙黑字,娃是簽了死契的。”
朱九筐也是個實在人,當日簽死契的時候,還是人家見他一家子可憐,不然誰愿意要他那能吃能睡的傻娃。
黑臉婆姨氣得渾身發抖,往地上一座,撒潑打滾,殺豬般的嚎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