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56章 (第1頁)

不過想要制造肥皂。

但曹翊那天為了阻擊千夫長等一千軍隊進攻清風寨。

曹翊把所有的蓖麻油跟茶油全部淋在茅草上用光。

只是好在清風寨里還有大家新采摘來還沒榨油的油茶果跟蓖麻子。

于是曹翊便讓大家把油茶果跟蓖麻子都分別拿去榨油。

油茶果榨的油肯定留做食用油,再加上大家狩獵來的動物油脂。

那清風寨現在即便人多,也肯定不用擔心沒有食用油吃。

至于蓖麻油不用想,肯定是作為曹翊皂化制取肥皂的原料。

那間實驗葺屋里,曹翊出去讓大家拿油茶果跟蓖麻子分別去榨油。

又特意叮囑小蓮與小玉親自看著,讓大家千萬不要把有毒的蓖麻子跟用來食用的油茶果搞混了之后。

回到實驗葺屋的曹翊找來一個陶釜。

將陶釜中裝入水,把從后山那個深坑鹽礦床當中尋找到的天然堿碾碎成粉末溶于水中。

并將雜質用麻布過濾掉。

接著將燒制好的石灰也碾碎成粉末另外溶于水中。

由于生石灰氧化鈣跟水反應,生成只略微溶于水的氫氧化鈣溶液,這同樣需要過濾。

然后將過濾好變得澄清的氫氧化鈣溶液,一點點的加入同樣過濾好的天然堿溶液當中。

天然堿的溶液當中開始起了白色沉淀。

當白色沉淀不再生成時,曹翊立即停止了往天然堿的溶液當中加入氫氧化鈣溶液。

因為沒有白色沉淀生成,這就說明天然堿當中的碳酸氫鈉還有碳酸鈉,都與氫氧化鈣完全發生了反應。

全部生成了這些白色沉淀碳酸鈣跟氫氧化鈉溶液。

那只需要把這些白色沉淀碳酸鈣用麻布再進行過濾掉。

曹翊就能得到他想要的氫氧化鈉溶液了。

而這時,蓖麻油也已經壓榨好了。

不過雖然知道用油脂跟氫氧化鈉反應就能得到肥皂的原理。

可油脂跟氫氧化鈉的比例,油脂用多少,氫氧化鈉用多少,曹翊根本不知道。

曹翊只能又自己做了一把桿秤。

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統一度量衡,可每個諸侯國都有了秤。

比如寧國的錢幣,一兩黃金等于十兩白銀,一兩白銀等于五百枚圜幣,就是用寧國的秤來稱量的。

而圜幣,其實也就是用青銅鑄造的銅幣,只是這種銅幣不是方孔銅幣。

而是圓形的,這個圓形加上銅幣的外圈也是圓形,這就形成了兩個環,因此在寧國就叫做圜幣。

但是,清風寨這些山匪現在根本沒有桿秤,那曹翊當然只能自己造。

而且曹翊造出來的秤,用來稱東西的重量,肯定跟寧國朝廷造的不一樣。

不過曹翊自己用來做實驗上的稱量足矣。

曹翊稱量了十份一斤的蓖麻油。

接著分別稱量了十份一兩,二兩,三兩......一斤的氫氧化鈉溶液。

然后分別將這十份氫氧化鈉溶液分別加入十份一斤的蓖麻油當中,并且不斷適量加水攪拌,讓其充分的發生皂化。

最后的結果,一兩的氫氧化溶液并沒有完全讓一斤的蓖麻油發生皂化反應。

二兩的也一樣,這說明一兩跟二兩的氫氧化鈉溶液都加少了。

三兩的已經完全發生反應,形成了肥皂,但肥皂的質地非常軟,不夠凝固。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