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徹底的朝堂之上都以鎮北王為首。
其他幾個軍區,都沒有鎮北王實力雄厚。
也不敢與其硬剛。
還好鎮北王,并不克扣他們的軍需軍餉,鎮南王和鎮西王明面上也唯鎮北王馬首是瞻。
在朝堂之上,起初仍有忠臣挺身而出,揭露鎮北王的累累罪行。
然而,他們無一例外地因誹謗和污蔑朝廷重臣而獲罪。
隨后,鎮北王隨意編造借口,對這些忠臣進行殘酷的滿門抄斬,以儆效尤。
于是,整個朝堂之上,無人再敢與鎮北王抗衡,都以他馬首是瞻。
其他幾個軍區的實力遠不如鎮北王,也不敢與他硬碰硬。
幸好,鎮北王并不克扣他們的軍需軍餉,而鎮南王和鎮西王在明面上也紛紛表示效忠鎮北王。
據傳。
暢帝南巡就是被鎮北王給下毒害死的。
但,又有誰敢把此事說出來呢。
都懼怕鎮北王王寧的勢力。
幽帝繼位三年后,鎮北王王寧借著給幽帝創造豐功偉績的由頭,苛捐雜稅,徭役橫行。
又碰到中原三年大旱,南方洪澇頻發。
朝廷撥款,十不發一,餓殍遍野,百姓苦不堪言。
又加上土匪盜賊肆虐,無疑是雪上加霜。
遍地揭竿而起,大乾烽煙西起,滿目瘡痍。
雖被鎮北王聯合鎮南王張浦和鎮西王劉賀鎮壓。
也把國庫消耗殆盡。
幽王整日沉溺在酒池肉林中也沒有心思去管這些,還沉浸在國富民強中。
一副大乾大廈將傾,土崩瓦解關我何事的心態。
暢帝南巡駕崩三年后,也就是幽帝繼位三年正值大乾天災人禍不斷的時候。
南蠻和北戎也深知大乾外強中干,兵衰馬弱,民憤西起,天災不斷,國庫空虛。
趁機同時發兵進犯,拒絕稱臣。
鎮北王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