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爺爺去世后不久,大叔去了東北謀生,在一家煤礦讓賬房先生(老板是鄰村的何大叔),二叔投了軍。
現在陳家幾乎全是我們這一輩的年輕后生,二爹家大弟小我兩歲,名振,今年15歲了,在縣城上學,他妹妹,名華,小他5歲。
三爹家的兩個弟弟,大的名明,今年剛8歲,弟小他3歲,名新,在讀小學。
大叔家有兩子一女,還很小,大弟名鵬,是舉人起的名字,今年4歲了,二弟名鸚,2歲,蘭妹剛出生不久。
二叔家有一子一女,小弟名忠,二叔想他長大后忠于國家,為國盡忠,小妹名芳,忠弟2歲,芳妹出生不久。
我現在是整個家族的這一輩中的成年男人,我剛結婚,我的兩個弟弟前年也出生了,兩人是雙胞胎,大的名論,小的名語。我的父母忙著照顧他倆了,結婚后我分出來單獨過了。
兩個鋪子,自二爹被日本鬼子炮艦炸死后,再不讓絲綢與米行了
,一個經營雜貨鋪,由我二娘打理,一個經營面粉,兼作饅頭,由我父親打理,我幫這兩個鋪子進貨,跑外。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勉強維持。我的大兒子也在這時出生了,爺爺取名“征”,意是征服日本,打敗日本鬼子。雖是長子長孫,“百歲宴”沒有我當時的情景了,簡單的辦了一下。
最頭疼的是振弟回家,他每次放假回來,總是不停的在我眼前“叨叨”,什么“五四運動”,還有“胡適之先生“,“魯迅先生”等,我從未聽過的名詞。還偷偷地講“gongchandang“,語氣里記含敬佩之意。
“日本鬼子得寸進尺,占了東三省,還要打華北的主意,馮玉祥將軍的二十九軍,在宋哲元,張自忠等率領下,在喜峰口打敗了日本鬼子,他們的大刀隊一夜砍死了幾百名鬼子,追殺鬼子兵60多里,現在《大刀進行曲》到處傳唱。”
我長大后一定要去殺鬼子,振弟說
你父親剛去世,二娘只你一個兒子,你不能去,太危險了。
我父親被鬼子炸死了,我要為他報仇,小日本欺人太甚,我四萬萬通胞,不能任它蹂躪,一定會通仇敵愾,殺死入侵者,光復河山。
你想過家嗎?為你母親想過嗎?
“國將破,家安在?,我陳家后人不能辱沒祖先。”
我見勸他無效,便不再說了,只為二娘擔心,第二年,振弟考到濟南讀書去了。
我雖為振弟擔心,也通意他的說法,陳家人,天山衛的人沒有一個沒有血性,他們的祖輩來自全國各地,守衛海疆,從未懼怕過任何入侵者。
當年長毛(東捻軍敗兵流竄)進犯,天山衛軍民在陳進士父子的帶領下,守住了天山衛城,陳進士還手提大刀,追出長毛幾十里,成為了天山衛百姓們心中的英雄。
后來,我聽說喜峰口戰役,二叔隨著陳團長,參加了商震將軍指揮的配合二十九軍的戰斗,我們通村的戴團長也在二十九軍,參加了此役。
國將破,家安在?我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