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侄女兒繡工還成,想去錦繡坊換點兒活計,你去找顏娘子問問唄?”
羅嬸兒道。
“你侄女不是一首在隔壁陽城的霓裳閣做著活計嘛,怎么又要換到咱們瀘州城的錦繡坊來啦?”
林嬸兒問著。
羅嬸兒眼神閃爍,知道也瞞不住,就難為情道:“前幾日不小心繡壞貴人的蜀錦鞋面,被霓裳閣逐了出去”。
“羅嬸兒,你怕是糊涂啦?
我們家大山可是在陽城霓裳閣扛貨,親耳聽見貴人們說起,咱們城的錦繡坊和霓裳閣可是死對頭,那霓裳閣聽說在京城是數一數二的繡坊,那可是處處壓著錦繡坊呢”林嬸兒這個大嗓門兒對著羅嬸兒道。
我娘像個透明人一樣,低著頭也不敢接話。
“哎,成不成,問咯才知道嘛”羅嬸兒越發小聲的說完,抬頭看著我娘那低垂的腦袋,看我娘那慫樣,也知道沒戲,就道:“算啦,算啦,曼娘,你們家阿遠最近看的啥書?
我兒子阿福比阿遠長兩歲,童生一首沒過,哎”接著就是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聊著,不一會兒功夫,就來到城門口,城外的牛車,馬車沒有批文不許進城,只能停放在門口旁設置的驛站,村長在我們進城時,特意囑咐我們,在酉時(下午5點多)城門口等候,因為村里就這一架牛車,伍家村也是本城最貧困村。
哎,脫貧攻堅志在必行了。
來到娘干活計的錦繡坊,臨街是錦繡坊的五間聯排雙層商鋪,裝修也是豪華大氣,旁邊還有特意設置的馬車蓬,看得出來這錦繡坊在這座城里是首屈一指的。
商鋪里是繡品和布匹服飾,各樣首飾的展示經營區,商鋪后面是繡坊做工區,娘特意帶著我從店鋪側門進入繡坊,管事顏娘子認真檢查了一番娘的繡品,才滿意的點點頭,又讓一旁伙計取出還未成型的繡品給娘帶回補工刺繡,并吩咐賬房伙計結清娘這月工錢,剛好五百文,相當于半兩銀子,就這五百文的工錢,添置點阿遠需用的筆墨紙硯后,娘仨確實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