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一陣,事情既然已經(jīng)順利解決,南嘉便開始繼續(xù)忙著鋪子的事情了。南嘉的糕點不只有尋常能見到的,還有她自己想的一些,味道好,用料足,價格也不全是只有達(dá)官貴人才能吃得起,剛賣第一天就已經(jīng)擠破了頭。原本訂著準(zhǔn)備賣一天的糕點量,不到三個時辰就已經(jīng)全部賣光了,甚至還供不應(yīng)求。晚上回去數(shù)著白花花的銀子,一家子都高興的不行。賺來的那些銀子,除了一部分照常交給木大郎作為公用之外,再分一部分出來給張氏和木曉蘭這兩個幫忙的,剩下來的就是南嘉自己的了。除去這些,足足還有二十五兩銀子,南嘉笑著看木春蘭數(shù)了一遍又一遍。不是沒有見過那么多的銀子,只是這一天就賺了這么多,著實是讓人沒有想到,再說了,誰不高興有錢呢。“囡囡,這十五兩娘給你收著,剩下的這十兩銀子給你自己,想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木春蘭拿了十五兩銀子裝進(jìn)了荷包里,她是要攢一些錢下來的,不只是要開支,幾個小子,和囡囡日后出嫁的嫁妝都要攢起來了。“娘,我用不著那么多,你給我五兩銀子就夠了。”南嘉沒有要,只拿了五兩銀子。莊稼人,做苦力活一個月也不過是二三兩的銀子撐死了,有五兩銀子在手上那是綽綽有余了,更何況這只是第一日的進(jìn)賬。“那娘給你收著。”木春蘭聞言便將銀子又收了起來,她藏家當(dāng)從來都不避著南嘉。就這樣又賣了幾日,生意實在是紅火,只靠著木春蘭和張氏木曉蘭三個人還是有些吃力,而且還要顧著家里的那些牲畜,莊稼。南嘉便想著再從村子里找個幫手過來,最好要嘴巴嚴(yán)實,干活利索的。“春慶嫂子的兒媳婦就很不錯。”春慶嫂子是個實誠人,沒有什么壞心思,兒媳崔氏也是一樣,又是鄰居,木春蘭便想著找崔氏來,只是怕直接定了,村里其他人說道,使壞。“那就先看著,等找個合適時機再去春慶嬸子家提這件事情。”急倒不是很急,南嘉知道木春蘭擔(dān)心的有道理。鋪子里到時不需要她整日看著,只要把每日要賣的糕點準(zhǔn)備好就是了。因此空閑的時間,南嘉還是要到楚鈺那里去習(xí)字的,直到她上鎮(zhèn)上的學(xué)堂。寧家,寧老太自從知道她兩個兒子去木家要人了,自知阻止不了,便干脆去了山上住了一段時間,給南嘉祈福,為寧大他們求的原諒。直到家里的兩個媳婦不干了,找到了山上來,寧老太這才知道寧大他們還將木家告上了衙門,只不過官司沒贏。“沒贏就好,沒贏就好。”木老太低聲喃喃了兩句。聽見寧老太這話,兩個媳婦便有些不高興了。她們原本由著寧老太上山,不過是相信自家爺們真能將那小丫頭帶回來,把鋪子拿回來,誰知道不僅沒有撈到好處,還一個腿斷了整日躺著,抓藥修養(yǎng),一個送了禮,把家里的積蓄都拿了一半出去,這還得了。“娘,您說的這是什么話,”寧大媳婦撇著嘴:“知道您一直疼愛南嘉那丫頭片子,可到底只是個孫女,老大他們才是您的親骨肉,都斷了腿躺在家里了,您也不想著回去看看。”“好歹這件事情也是因為南嘉那丫頭,怎么說也要她來看看自己的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