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都是農民自己的。沒關系的,拿著吧。"
那老鄉還有點不敢信,捧著冬棗又問了一句。
"長官,這是真的嗎"
顧居峖又肯定和解釋了一下這個政策,老鄉才把棗子揣兜里。
"這政策真好!等我兒子回來,我讓他去隊里簽字,也承包一塊地!"
孟清苒還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看他解說政務,心里有些驚嘆。
告別了老鄉,孟清苒又跟著顧居峖去菜地里采了一些青菜。
兩人提著滿筐的菜和棗子往回走,顧居峖看著她的神態,主動開口解釋。
"從前只知道埋頭訓練,自從你去讀大學后,我反思了很多。"
"首長說,已經改革開放了,新時代新使命,不能只一味知道革命革命,訓練訓練。"
"該多讀點書,開拓眼界。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孟清苒沒有做太多評價,只接了一句。
"首長說的對。"
兩人回來以后,關系已經不像之前那樣生疏。
老首長和趙老師看著也挺欣慰,看著他們的目光一如既往的溫柔可親。
孟清苒沒在這個時候梗著脖子和顧居峖顯得太生分。
就當是……哄長輩開心了。
一頓飯,吃得是賓主盡歡。
孟清苒甚至有一種"今夕何夕"的錯覺。
仿佛她和顧居峖其實并沒有分開,還是如上輩子那樣,逢年過節帶著禮物來看老首長。
暖黃的燈光里,和和睦睦,其樂融融。
直到她臨走,老首長把她叫到跟前,遞給了她一張紙條。
上面寫了幾個名字和幾串電話號碼。
"我在北京的幾位老戰友,我都打過招呼了。"
"要是遇到了什么難處,你只管去找他們。"
孟清苒忽然覺得手里的紙條份量很重很重。
"首長,不問問我和顧居峖的事嗎"
老首長擺了擺手。
"你一心向學,我非常支持。"
"至于你們年輕人的事,你們自己決定,我就不問了。"
老首長雖然說不過問,但是臨走的時候,王老師還是把她塞進了顧居峖的車。
"你們一道走,顧居峖負責將清苒安全送到火車站!"
"不然天黑路遠的,我不放心!"
就這樣,孟清苒來的時候是一個人,走的時候卻是兩個人。
并且大包小包,老首長和王老師送了一堆土特產給他們。
一路上,顧居峖幾乎沒有說話。
孟清苒以為他知道自己會不太搭理他,也算"知難而退"。
卻不想他在送她上了火車,隔著車窗,忽然提起了照片的事。
"那天在車里發現的鐵盒子和照片,確實不是我的,照片上的字也不是我寫的。"
"柳淑英承認了是她不小心留在車里的,字也是她仿照我的筆記寫的。"
"對不起,我不知道她的這些心思,讓你傷心了。"
聽了他這番話,孟清苒低頭看著這個自己上輩子愛了大半生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