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李明準備好一切,驅車前往聚會的地點。聚會設在城郊的一處莊園內,這里顯然被精心布置過,四周寧靜而神秘。李明穿著低調的西裝,跟隨其他受邀者步入莊園,心中默默警覺。
莊園內的環境富麗堂皇,墻上掛著一些令人不安的畫作,充記了奇異的符號和模糊的面孔。李明仔細觀察,發現這些作品風格與王志遠的作品有相似之處,尤其是那些符號的排列,更像是某種具有引導性的標記,給人一種隱秘而神秘的暗示。
很快,劉強走入大廳,向在場的藝術家們致意。李明在人群中安靜地觀察,捕捉著他的一舉一動。劉強神情自若,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自信與冷酷,他輕聲說道:“各位,感謝你們來到這里,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覺醒’的真正含義。藝術不僅僅是作品,而是靈魂的表達。”
這時,站在李明身旁的一位中年男子低聲說道:“你也是慕名而來的嗎?劉強的‘覺醒’理念最近在藝術圈中很流行,許多畫家都聲稱獲得了心靈上的自由。”
李明點點頭,假裝自已也是一位追求覺醒的“信徒”。他問道:“我聽說不少畫家對這個理念著迷,甚至有人改變了創作風格,似乎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中年男子嘆了口氣,臉上帶著幾分疑慮:“是的,許多畫家深陷其中,有的人甚至完全拋棄了自已原本的風格。我聽說,王志遠也是其中一位,他的轉變令人震驚。”
“王志遠?他最近怎么樣?”李明裝作好奇地問道,試圖從男子口中得到更多關于王志遠的信息。
男子神情凝重地說道:“王志遠是天才,但自從跟隨劉強,他的畫風大變,創作內容越來越晦澀,有時甚至讓人感到不安。有人說他的靈感源自‘覺醒’,但也有人覺得他已經迷失了自我。”
李明暗暗記下這些話,心中愈發疑惑。顯然,劉強不僅引導王志遠進入“覺醒”,還在這個過程中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甚至可能改變了他的精神狀態。
聚會繼續進行,劉強開始分享一些看似深奧的“覺醒”理論,他的言辭充記了暗示,仿佛在引導每個人逐步放棄自我意識,進入一種新的精神狀態。在場的人靜靜傾聽,似乎都被他的言論所吸引。
李明在劉強的講解中,發現了一些關鍵的詞語,例如“純凈”“超越”“自我放棄”等。這些詞語在他看來,充記了精神控制的暗示。劉強顯然在利用這些詞語引導信徒逐步放棄自我,徹底沉浸在“覺醒”理念中。
當晚聚會結束時,李明的疑慮更深了。他知道,王志遠的失蹤或許并非偶然,這種“覺醒”理念很可能是一種變相的精神控制,而劉強正是這場控制的操縱者。
離開莊園時,李明悄悄記下了幾位參與者的名字,他決定與這些畫家私下接觸,了解他們在“覺醒”過程中的經歷,看看能否找到更多有關王志遠的信息。他隱隱覺得,王志遠的情況或許并非個例,更多的藝術家也可能深陷其中。
在返回的路上,李明的腦海中浮現出王志遠畫中的那些神秘符號,它們似乎帶有一種誘導性的作用,將人逐步引向未知的深淵。他知道,這個“覺醒”信仰背后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而他將不惜一切代價,揭開其中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