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那少年留下的?
還說什么報恩,連姓名都不問一聲,這世界那么大,日后連人都尋不到,還談什么報恩?
再說了,這世道大多數窮人都是睜眼瞎,幾個人認字兒?要不是爺爺年輕的時候給一個秀才當過書童,認得幾個字,又教給她,誰能夠知道他寫了什么?
她全當是少年不過隨口一說罷了,并未放在心上,將木板直接當做了柴火。
稍后,姜小年跟張氏兩人各自吃了半個紅薯填了肚子,休息了片刻之后,趁著天色還沒有暗,動身去找黎老頭。
正巧的,黎老頭也收拾好,三人一碰面便一起往縣城走去。
一行人約莫走了兩個多時辰,才隱隱約約的看到了縣城墻。
剛進縣城,姜小年就看到許多逃難的人圍著一個木板車。
當她靠近后,就發現有人正從那木板車旁邊的小廝手中,接過一個已經變了味的雞腿。
沒有碗,只能用手接住的乞兒,剛伸出手時,就見那小廝直接把東西往地上一扔,掩住口鼻,一臉嫌棄:“瞧你身上這味,比我家的泔水桶味道還重!趕緊的滾遠一點去!”
被嫌棄的乞兒臉上沒有被嫌棄之后的憤怒和尷尬,只是感恩戴德的朝著小廝叩了叩頭,然后拿起已經沾滿泥土的雞腿拔腿就跑。
“黎爺爺,這——這——”
“這世道,能有一口吃的就不錯了,還談什么是從哪里來的呢?”黎老頭也看到了那羞辱人的一幕,嘆了口氣道:“我聽說,大戶人家吃這些雞鴨什么的,都是那些雞舌什么的,其余的都不要!那些對于大戶人家不要的東西,對于咱們來說可都是好東西!”
可再好的東西,這樣送出來,那也——
姜小年翁了翁唇,有心想要說些什么,只是話到了嘴邊,卻只有苦澀的感覺。
黎爺爺說的沒做,這世道能有一口吃的就不錯了,尊嚴對于快要活不下去的人而言,太過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