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要在這亂世中立足,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
前世,由于兵力不足、糧草匱乏等問題,多次導致戰局失利。
此次,要從一開始就注重軍事訓練,提高軍隊的戰斗力,同時保障后勤供應的穩定。
在人才方面,諸葛亮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經并肩作戰的戰友和下屬。
龐統、法正、魏延、姜維等,他們皆有非凡之才,卻或因早逝,或因未被充分重用,未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這一世,定要讓他們各展其能,為興復漢室的大業鞠躬盡瘁。”
除了軍事和人才,內政的治理同樣至關重要。
百姓是國家的根基,只有讓百姓安居樂業,才能贏得他們的支持和擁護。
前世,由于長期的戰亂,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這一次,必須推行一系列的仁政,減輕百姓的負擔,發展農業生產,促進商業繁榮。
“外交策略亦不可忽視。”
諸葛亮深知,在這亂世中,孤立無援是極其危險的。
要與各方勢力巧妙周旋,既要聯合可以聯合的力量,又要防范潛在的威脅。
正當諸葛亮沉浸在思考之中時,茅廬外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他回過神,外面傳來童子的通報:“先生,有三位客人求見”。
諸葛亮心中一動,知道是劉備來了,諸葛亮的思緒不由的飄向了劉備前世三顧茅廬的情景那是一個寒風凜冽的冬日,劉備帶著關羽、張飛第一次來到茅廬。
劉備身著樸素,目光中卻透著堅定與誠懇。
關羽身姿挺拔,英氣逼人,而張飛則性急如火,滿臉的不耐煩。
劉備恭敬地敲門,諸葛亮的童子出來應門。
得知來意后,諸葛亮本欲相見,但轉念一想,此時出山時機尚未成熟,便讓童子告知劉備,自己外出云游未歸。
劉備雖面露失望,但仍禮數周全地留下口信,期待下次能與先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