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可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而其主劉表不能守;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劉備聽得聚精會神,不時點頭。
諸葛亮接著說道:“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聽完,眼中淚光閃爍,激動地握住諸葛亮的手:“先生之言,如撥云見日,使備茅塞頓開。
若先生肯出山相助,備必當以師禮相待,言聽計從。”
諸葛亮感受到劉備的真誠,心中感動,說道:“劉皇叔如此厚愛,亮愿效犬馬之勞。”
此時,張飛在一旁嘟囔道:“哼,說了半天,也不知能不能行。”
關羽也說道:“三弟,不得無禮。
先生之謀,甚為高遠。”
劉備呵斥道:“你二人休要多言。”
諸葛亮笑了笑,對關張二人說道:“關將軍、張將軍,皆是忠勇之士。
日后還需二位齊心協力,共助主公成就大業。”
張飛哼了一聲:“俺老張只看你有沒有真本事。”
諸葛亮也不惱,說道:“張將軍,日后便知。”
劉備見氣氛有些尷尬,連忙說道:“先生既己答應出山,不知何時啟程?”
諸葛亮說道:“事不宜遲,待亮收拾一番,明日便可與主公同行。”
劉備大喜:“甚好,甚好,備得先生相助,如魚得水啊”眾人又商議了一些細節,劉備兄弟三人便告辭離去。
諸葛亮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