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臉上掠過一絲冷意:“是的,破碎的鏡子擺放在受害人手中,背面寫著幾個字——‘審視你的內心’。”
聽到這句話,陸時瞇起眼睛,語氣中透出一絲思索:“這是‘鏡子殺手’特有的暗示性符號。
他并不是單純sharen,而是試圖通過鏡子讓受害人正視自己的某種‘罪行’。
對他來說,這更像是一場‘自我審判’。”
宋清雅緩緩點頭,語氣凝重:“沒錯,但他這種行為背后的動機尚不明確。
他似乎對受害人進行了某種心理上的暗示,使他們在面對鏡子時產生了極度的恐懼,進而在極度的心理壓力下死亡。”
“心理暗示與極度的恐懼結合在一起……他并不是普通的兇手,甚至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
陸時輕聲說道,“兇手的sharen手法并非首接施加傷害,而是通過心理上的暗示和威脅,讓受害人一步步走向自我崩潰,最終導致死亡。”
話音未落,法醫小組的一名成員走過來,將一份初步尸檢報告遞給宋清雅。
她快速瀏覽一遍,面色愈發凝重:“根據報告,死者確實沒有遭受任何實質性傷害,死因是窒息。
然而,他的面部和手部肌肉出現了極度的痙攣,顯示出在死前經歷了極度恐慌,似乎是被某種無法逃避的東西‘逼迫’到窒息。”
陸時接過報告,仔細閱讀,目光凝聚在“極度恐慌”的描述上。
他知道,只有在精神徹底崩潰、心理防線完全瓦解的情況下,人類才會出現這種反應。
“兇手通過鏡子引發受害人內心深處的恐懼感,利用他們的心理弱點,令他們在無形的精神折磨中走向死亡。”
陸時低聲道,語氣中透出一絲冷意,“這種手法極為精妙,堪稱一場精心編織的心理陷阱。”
宋清雅也意識到了案件的復雜性,眉頭微皺:“這種sharen方式和以往我們遇到的兇手完全不同。
他不首接傷害受害人,卻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