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朔不是專門的歷史學者,看多了三國小說對于三國時期發生的權力交替倒是挺清楚,但對于這些邊陲外族還真是不甚了解。
檀石槐算是鮮卑最偉大的一任單于了,勇敢健壯,富有謀略。
東漢末年,在彈汗山建立王庭,向南掠奪東漢,向北抗拒丁零,向東擊退扶余,向西進擊烏孫,完全占據匈奴故土,一度攻至倭國,東西達一萬西千余里,南北達七千余里。
到181年,也就是今年去世,攏共才活了西十幾歲,但卻干下了之前鮮卑人100年都沒做到的事。
(沒錯,倭國,查資料看見這個的時候作者都驚呆了。
)這家伙絕對算得上是雄才大略了,就是可惜了他兒子合連是個廢物,不光貪財好色,而且沒有半分軍事才能,甚至在后面帶人劫掠北地郡的時候還被亂箭給射死了。
這些張朔當然不清楚,但是他清楚權力交替的時刻是最好的出手時機!
他想要更多的牧場,想要更多的牛馬,還想要更多的民眾,那就只能去搶!
趁著對方權利交替反應不過來,率先占據大量牧場,獲得大量牛馬,然后爆出足夠多的騎兵來應對對方的進攻。
雖說手上就1000騎兵有點少了,但有張遼這個變態在,對面騎兵數量一樣或許還難打一些。
對面騎兵數量是我方十倍的情況下,那你就等看著什么叫人均賽亞人就完了。
“兄長,說得好,我也覺得咱們有將軍、三公之姿!
我有一條路,雖然風險大了點但收益很高。
我想咱們兩個一起來做,要是能成,當三公差點意思,但成為將軍那是手拿把掐!”
張遼聞言愣了一下,自己這好弟弟從小是才思敏捷,但沒想到這么敏捷。
他才說想成為將軍,這就想到辦法了?
“小弟你說說看。”
“兄長應該知道這些年來為什么每次鮮卑劫掠,我張家都能提前知道消息,帶人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