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軍閥:我怎么成列強了?熱門推薦 第229章 (第1頁)

行動日凌晨,師長蘇毅帶著近衛一師的裝甲集群依次從基地出發。

雨林軍事基地的大門前發動機轟隆隆的響聲不絕于耳。

近衛一師的坦克集群是第一梯隊出發,251型裝甲運兵車第二梯隊,105毫米自走炮群第三梯隊。

后勤保障車、油罐車伴隨著各個梯隊一起行動,隨時為他們提供后勤保障。

三個梯隊按順序依次出發。

從雨林深處只有一條由系統生成的公路通往詩里亞地區的,其他地方都無路可走。

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這樣的裝甲車輛的出行有個妥善率的問題。

萬一行駛途中某個裝甲單位趴窩了,而公路又不夠寬。

那后面的車隊就會被堵死,裝甲突擊行動也就變成大堵車行動了。

因此對于機械化部隊的運輸來說公路的寬度就尤為重要。

三號坦克的寬2.9米,裝甲運兵車和自走炮的寬度沒有超過西米的。

系統公路十米的寬度顯然是能以安全距離同時并行兩輛坦克或者其他車輛的。

近衛師的車隊只走公路的一邊,另一邊車道留給后勤維護人員使用。

一旦某個坦克或者裝甲車趴窩了,后勤人員可以立刻從空車道趕過去,把故障車輛拖出來。

這樣就不至于讓一輛故障車影響全體車隊的行進。

一場戰爭的勝利就是靠無數優良的后勤細節組成的。

后勤保障跟不跟得上是決定機械化軍隊能否作戰取勝的重要性因素。

指揮官蘇晨親自站在大門口,看著自己麾下一輛輛裝甲車從基地魚貫而出。

現在的蘇晨內心是既激動又緊張,近衛一師是蘇晨一手創建起來的。

自己的孩子要第一次出征了,蘇晨能不激動嗎?

同樣,他緊張也是害怕打敗仗,心中有些忐忑。

近衛第一師長蘇毅帶著裝甲集團在鋪裝路面上的以40公里每小時的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