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3月,揚州。
一位錦衣華服、豐潤猶存的婦人靜坐在一座大而無當的宮殿中。
她內心在劇烈的掙扎,要不要帶領后宮所有嬪妃服毒自盡。
此時,隋煬帝楊廣將頭伸進了從房梁上垂下來的絲巾中,就此結束了充滿爭議的一生。
一百余年后,一個叫李白的詩人寫下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從此,這座江南名城只關風月,遺忘了所有的殘酷與血腥。
對于自己的命運,楊廣是有所預料的,他早己準備好了毒藥,并與自己的妻子蕭皇后約定,等這一天來臨,他以及所有的后宮妃嬪們集體服毒自盡,保留最后的骨氣與尊嚴。
可惜,他為自己享樂修建的這座江南別院實在太大太奢華了,以至于他忘了毒藥究竟藏在哪座宮殿中。
我們可以以此給蕭皇后提供一個正當的理由,毒藥找不到了,并不是她不想死。
反正,我們的蕭皇后并沒有如約赴死,她帶著所有的后宮佳麗及楊氏子孫投入了謀反之臣宇文化及陣中。
一年后,宇文化及被另一個軍閥竇建德擊敗,蕭皇后落入竇建德陣中。
又過了一年,彼時強大的突厥處羅可汗遣使將蕭皇后帶往突厥,可汗妻子是楊廣堂妹義成公主,自此,蕭皇后在突厥生活了11年。
首到公元630年,天可汗駕臨,滅了突厥,蕭皇后回到了闊別多年的長安。
又過了17年,81歲的蕭皇后壽終正寢,她從不曾支配自己的命運,也沒有人問過她人生的意義。
所有的野史以及各類通俗小說中,蕭皇后的一生都被披上了香艷的外衣。
就連史書中殘暴昏庸的隋煬帝楊廣也一生摯愛她,從未曾動搖。
而她晚年流亡的經歷更是一部香艷史,即使回到長安時己經六十多歲,仍與小她三十歲的李世民先生有一腿,不可只用豐潤猶存來形容了。
但在所有的正史中,沒有一個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