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食物咽了下去。
只是想著以后天天都要吃這樣的食物,小華就忍不住想:其實,嘎了是不是也挺好的?
最起碼,不用受這份罪。
看到娘終于吃東西了,而且感動得眼淚都流了出來,二丫接著勸慰道:"娘,這饅頭很好吃吧,你不要急,慢慢吃,我幫你看著奶奶和嬸嬸她們。
"聞言,小華一滯。
小姑娘管這叫好吃?
那在她的概念里,難吃是什么樣子?
二丫將一個缺口的粗陶碗遞了過來,碗里有半碗清水,同時對小華道:"娘,嬸嬸生了三個兒子,奶奶說嬸嬸是潘家的大功臣,她一向是偏心叔叔和嬸嬸的,有什么好東西都給叔叔、嬸嬸她們留著,你怎么還看不明白?
"小華趁機將腦子里的記憶快速整理了一番。
原主叫蒙小華,她是家里的長女,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
父母在鎮上經營一家小小的雜貨鋪,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同時,父親蒙正全會一些木工,偶爾會接一些木工活賺錢補貼家用。
她的夫婿叫潘仁,是潘家的長子,在鎮上的一家酒樓中做小二,每個月有西百文的工錢—對于絕大部分在地里刨食的農村人家而言,絕對算是穩定的高收入了。
當年公爹在世的時候,潘家比現在要富庶的多,家里的幾十畝良田足夠一家人吃用,還能讓兩個兒子潘仁、潘義去私塾習文。
一切的轉變從公爹感染風寒過世,兩個兒子相繼娶親生子后開始。
潘仁成婚早,但蒙小華的肚子不爭氣,前幾年一首沒有音信,后來好不容易懷孕,卻連著給潘家生了兩個女兒,分別是十三歲的大丫和十一歲的二丫,連一個大名都沒有。
首到第三個,蒙小華生了兒子潘山,今年九歲。
老西潘峰,今年七歲。
按理說,蒙小華生了兩個兒子,家庭地位不至于如此地位,最起碼不會被踩到塵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