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302章 (第1頁)

一束白色的燈光,單獨打在辛莞身上。這里的高潮,即是尾奏。當辛莞拉動琴弓的那一刻。音樂廳內竟吹起一陣大風,吹動了她黑色的長發。真的起風了!飛散的長發,窈窕的身姿。這一場景,唯美到令人窒息舉琴的優雅,琴聲里的感情。視覺與聽覺,同時達到巔峰!觀眾們壓抑著內心的激動,沒有叫出聲。只為了給最后這段絕美的旋律,提供最佳的演奏空間。當尾音漸漸消失。辛莞執著琴弓的手也漸漸放下。臺下立刻響起尖銳的爆鳴,以及如狂風般的掌聲!過了幾分鐘。喝彩似乎都不打算停止。這讓芬奇不得不轉身面對觀眾,使用指揮棒,示意大家安靜下來。因為即將要開始演奏第二首曲子。要不怎么說。跟緊潮流,才更容易火呢。最后的這一場巡演,曲目是辛莞同樂團指導兼監督的康特妮,申請負責的。十六首曲子,全是流行樂。畢竟這類型的音樂,若是被交響樂團用作演奏,還是需要人為編曲。比如,選擇什么樂器開啟前奏,更合適,而高潮部分又該怎么疊,都極其依賴音樂家的樂感與審美。因為選的是耳熟能詳的歌曲。如果沒有足夠的品味和實力,編出來的曲子,可能會變得四不像。若是讓人聽感不好。認為你破壞了原曲,不僅會導致口碑受影響。嚴重點,還會影響樂團的后續發展。這個做法十分冒險。縱使柏林樂團現在的成員,已經更新換代,都是年輕人。但對一件事物固有的主觀,不容易改變。大家的主觀意識里,還是保留對傳統古典交響樂的印象。不少人對辛莞的突破,忍不住反對。他們都說,還是選傳統古典樂吧,反正柏林口碑在這里,沒必要突破,保持就好了。所以當初,辛莞確定好最后一場的曲目和編曲時。大家議論的聲音不小,都害怕因此砸了招牌,這里面,尤其是莎莉的聲音最大。相反,康特妮卻覺得辛莞的想法很有趣,很創新。畢竟作為前樂團一直沒被更換過的首席,康特妮老師縱使退休了,在柏林樂團也很有話語權。有康特妮老師的大力支持與鼓勵,這才讓大家稍微安下心,配合排練。所以,這全球巡演的最后一場,也是辛莞頂著萬眾壓力的一次dubo。她想突破自己。在演出之前,她很緊張。萬一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怎么辦。失敗了,她的音樂生涯就此隕落。所以,說不害怕是假的。上臺后。她索性什么也不想,盡管把靈魂與雙手全都交給本能。其實,在演奏過程中。辛莞并不知道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因為很沉浸,很專注。當她收起琴弓的時候,甚至忘了自己在賭。當一曲完畢。臺下的觀眾,用激動地反應與連連不斷的掌聲,告訴辛莞。她成功了!觀眾的喝彩,就是最好的證明!終于來到最后一首。最后一首曲子在官網沒有公布,想知道,只有來現場聽。神秘的最終樂章以及神秘的嘉賓。是大家最期待的壓軸環節。在芬奇的邀請手勢一出。舞臺一側的遮擋簾拉開。一位身材高挑,身著高定黑色燕尾服的人,緩緩從角落走出來,登上舞臺。與此同時。臺下響起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