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雞頭好于鳳尾,終究是美好的幻想。
高一上半年,他還在做最后的掙扎,想著自己應該能考上個二本,每天一點鐘才睡,六點鐘就爬起來上學。
作業寫了一本又一本,筆芯寫干了一支又一支。
到了下半年,要開始分科了,陳誠本想學文,因為歷史和地理是他為數不多能拿得出手的科目。
而理科就慘不忍睹了——在最差的一次考試中,他的數學和物理加起來還沒有語文高。
但他選了理科,因為班主任和父母都告訴他學理科以后更好找工作。
出于對老師和家長的溫馴,他聽從了他們的意見,選擇了最不擅長的物化生。
這次選擇造成的后果是災難性的。
陳誠在極度不穩定的精神狀態下在理科重點班的倒數苦苦掙扎。
他付出的時間是其他人的兩倍不止,但他的分數對他的努力無動于衷。
一年的迷茫后,陳誠終于放棄了。
反正都沒希望了,不如舒舒服服地過日子。
他戴上了沒心沒肺的面具,用自己吐出的細線織成甲胄裹住心臟。
老師和同學們都對這個理重吊車尾突然的樂觀感到驚訝,他似乎永遠都不會低沉,每天都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樣。
在自己立的人設的幫助下,陳誠在班里混的如魚得水。
有活他去干,有事他來做,有忙他來幫。
漸漸地,同學們都喜歡上了這個熱情的家伙。
但他心里在想些什么,誰也不知道。
電動車在空曠的馬路上奔跑,血紅的朝陽在前方的樓頂露出半個身子,將冰冷的光芒撒向這個蒼老的城市。
寒風打在陳誠麻木的臉上,他弓著身子,眼睛首首地盯著前方的路。
藍牙耳機中的后朋克音樂盡情鳴奏。
“是今日,而非昨天一切都還不算徒勞事情自始至終如此沒有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