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弘殷乃是兩代伴駕的老臣,勞苦功高,又念他是綁子上殿投案自首,請萬歲從輕發落。”
他的話音剛落,素日和趙大人相好的全跪下求情:“萬歲!
他忠心為國,饒他一次。”
劉承祐一看這么多求情的,真要是駁面子,怕大家寒心,引起公怒。
尤其史大人說話了,不好辦,只可點頭:“好吧!
看在大家面上,饒了趙弘殷死罪,削職為民,永不聽用,三日內離開京城。”
蘇逢吉見饒了趙大人死罪,心中暗恨史弘肇;都是你保本救了姓趙的,他活了,我叫你死!
書中交待:后來蘇逢吉進讒言,史弘肇全家一百多口被殺,逼反了他的兄弟史彥超,保了柴榮興起大周,這是后話不提。
單說趙弘殷磕頭謝恩:“萬歲!
能否容罪臣收兒子的尸體?”
“行呀!
他也投胎一回,別讓他白骨見天。”
趙弘般心里難過,心疼地看著兒子。
趙匡胤大罵劉承祐:“昏君,別看我今天被殺,你將來還不如我,我先走一步,看著呢!
站在江邊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說完面無懼色,“騰騰騰”大步走下金殿。
蘇逢吉討旨當監斬官,并且護守法場,老賊騎著戰馬在法場周圍轉。
法場設在十字路口,大街屯兵,小巷安炮,藤牌手、弓箭手,把住道口,怕有人搶法場。
立上樁橛,把趙匡胤押來,插上亡命招牌,捆在樁橛之上。
趙匡胤發髻散亂,身后的刀斧手,懷抱鬼頭刀,來回溜,炮夫手裝上三門炮,準備到時辰點炮動刑。
此時天空昏昏沉沉,日色無光。
趙匡胤心里也不好受:難道我就這么死了?
爹娘白生我一場,往日的志向,全成夢境。
正這時火工司點響頭聲炮,“叨叨!”
聲音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