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期待地向秀娘阿娘請教關于繡花和繡鳥等方面的技巧。
而秀娘阿娘呢,則始終保持著和藹可親的態度,對于姑娘們的求教從未表現出一絲一毫的厭煩之情。
每當有姑娘提出問題時,秀娘阿娘都會耐心地傾聽,并認真思考后給出詳細且易懂的解答。
從最初的選線環節開始,秀娘阿娘會細心地介紹各種絲線的特點以及它們適合用于哪些圖案;再到針法的運用,她更是親自示范,將每一種針法的操作步驟都清晰明了地展示給姑娘們看。
不僅如此,就連針腳的疏密程度、色彩的搭配原則等等細微之處,秀娘阿娘也絕不放過,逐一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
更難能可貴的是,秀娘阿娘還時常教導姑娘們說:“想要繡出真正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光靠熟練掌握技巧可遠遠不夠哦!
你們必須得用心去體會、去感受針線之間那種微妙的情感交流才行吶!”
這番話語猶如春風拂面,溫暖著姑娘們的心窩,同時也讓她們對刺繡藝術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豈止如此啊!
就連那嘴不把門兒、大大咧咧的王二娘,還有寨子里那些年事己高的老婆婆們,也常常三五成群地聚攏在秀娘家門前談天說地呢。
這些女人們湊到一塊兒可熱鬧了,嘰嘰喳喳的聲音此起彼伏。
她們談論的話題那叫一個五花八門,從寨子里哪家新娶了媳婦、哪戶又添丁進口,一首聊到誰家的莊稼長勢喜人、哪家養的牲口膘肥體壯。
偶爾還會交流一下各自的持家之道,分享一些烹飪小竅門或是裁剪衣服的技巧。
每當這個時候,秀娘總是微笑著站在一旁,時不時插上幾句話,或者給大伙兒倒杯茶水。
而路過的人看到這一幕,都會被這種融洽祥和的氣氛所感染,忍不住停下腳步,加入到這場歡樂的閑聊之中。
在這個小小的寨子里面,這樣的場景日復一日地上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