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看錯的話,是前天晚上酒吧見過的女生。
付逸杰的好視力在這一刻發揮了非比尋常的作用,他轉身把車子停放在規定的位置上,才記起早上第一節沒課,想了想打算去圖書館里找個安靜的角落待著。
然而進了圖書館,付逸杰又想離開了。
有些回憶總在熟悉地方被有意無意的一遍遍回放,忘不掉又無能為力。
付逸杰生活了十六年的這座城市,是全國各省莘莘學子們做夢都想來的地方,好幾座985、211學府矗立在這里。
在別的學生日學夜學的時候,付逸杰在從小就開始的一對一補課中略勝一籌,加上又占了個本地人的便宜,就讀高一的時候付逸杰早早把學習生活規劃的有條有序不說,甚至開始期許起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
可能是他對待生活太過于條理清晰,又太高枕無憂,在他高二這一年發生了人生中兩件大事,一件生離,一件死別!
付逸杰不乖,他媽媽秦莉從小就這么說兒子。
起先付逸杰不懂什么是乖,后來大一點兒了想學乖,再后來怎么也學不會乖。
于是不乖就不乖吧,長到十八了也沒明白他媽想要的乖是什么樣兒。
也是,從小到大爸媽忙著做生意家都不咋回,付逸杰小不點兒大的時候脖子上就掛著把鑰匙。
小區里有幼兒園,也有小學,幼兒園是全托,兩口子也是將兒子周五下午接回來,周天下午送去。
小學的時候樓上的一位阿姨會常常來家里做飯,飯做好盛到碗里,看著付逸杰吃完收拾了就離開。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家里換了大房子,還在小區里,和學校隔著一條人行道,自那以后付逸杰就不讓阿姨來了。
秦莉早上會做好一天的飯,早飯放飯桌上,午飯和晚飯放冰箱里。
付逸杰放學回來自己熱飯吃,吃完洗了碗筷再去寫作業。
就這樣也沒聽到那句想要的“兒子真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