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在這偏殿里待了多久,久到我覺得時間對我毫無意義。
我坐在殿門口的臺階上,看著太陽從我的左手方向升起,慢慢移到我的頭頂,再從我右手方向落下。
宮里面從來就不缺我這樣的人,沒有王的寵愛,便沒有人在乎,我之所以還能夠生存下去,只是因為我的血脈有王室血統。
繁衍是人的本能,即使后代并不受父母的喜歡,也沒有趕盡殺絕的道理。
何況像我這樣的帝姬,只要給口飯吃能活下去,將來是可以作為和親的工具的,畢竟,用真帝姬去和親才顯得更有誠意,但若真是自己的掌上明珠,多少是有些舍不得的。
所以像我這樣的孩子,恰恰可以滿足皇族的這個需求,也算是為王解憂。
我是這宮里很普通的一個孩子,我的生母也很普通。
既不是皇帝出宮尋覓的佳偶,也不是自小養在宮里的青梅竹馬,只是錦王建國那年,地方呈送的佳人中的一個。
據從小照看我的宮人說,我的生母古靈精怪,總是笑嘻嘻的,身上有種莫名的魔力,想讓人親近,她被送進宮也不過十七歲,正是喜歡玩鬧的年紀,為這也沒少受管教嬤嬤的責罰,有一次在花園里撲蝴蝶,被錦王相中,蒙承皇恩后便有了我,在生產之日,由于難產,只匆匆看了我一眼便撒手人寰。
沒了生母,又沒有顯赫的外戚,自然不被重視,我自小便明白這一點,所以我一首謹小慎微,在宮中帝姬與皇子的學堂里,我極力學習所有我能學到的東西,也是那時我發現自己學習能力極強,詩詞歌賦我只需比同齡的兄弟姊妹花費一半的時間便能記住。
但我不敢聲張,亦不敢出頭冒尖。
過剛易折,雖不比皇子藏拙是為了保命,我亦心知肚明,沒有勢力門閥的保障,一個有才學的帝姬必然沒有好的下場。
在學堂里,我和三皇子關系最好。
和我一樣,三皇子生母也是難產去世,自小沒了母親的孩子總是更能體會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