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無盡的幽暗中悠悠轉醒,意識仿若在混沌的深淵中奮力攀爬,許久之后,才艱難地掙脫那仿若實質的黑暗束縛,緩緩睜開雙眼。
映入眼簾的,是那既熟悉又透著絲絲陌生的草廬內景。
簡陋的屋舍靜靜矗立,西周的墻壁帶著歲月斑駁的痕跡,古樸的陳設散發著陳舊而寧靜的氣息。
竹編的床榻,木質的桌椅,一切都與記憶中的模樣嚴絲合縫,可他心中卻清楚地知曉,自己分明己在五丈原耗盡了生命的最后一絲力氣,油盡燈枯而逝。
難道……這竟是上蒼憐憫,給予他一次重生的契機?
還未等他從這巨大的震驚與滿心的狐疑中緩過神來,門外童子那清脆且富有朝氣的聲音,仿若一道劃破寂靜的利箭,首首地穿透他的思緒:“先生,劉皇叔請見。”
此聲仿若洪鐘大呂,瞬間將他的神思拉扯回往昔的滔滔長河之中。
三顧茅廬時的盛景如在目前,劉備那誠摯且滿含期待的眼神,熾熱而純粹,關張二人或疑慮或不耐的神情,鮮明而真切;白帝托孤的畫面也如洶涌潮水般涌上心頭,劉備臥于榻上,面容憔悴,氣息奄奄,卻仍拼盡最后一絲力氣緊緊握著他的手,每一個字都似從牙縫中艱難擠出,飽含著無盡的信任與期望;六出祁山的艱難征程更是歷歷在目,那一次次跨越山川的行軍跋涉,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布陣鏖戰,糧草短缺時的焦慮無奈,敵軍頑強抵抗時的殫精竭慮,以及無數個日夜的輾轉難眠。
這一幕幕如走馬燈般在他腦海中飛速旋轉、交替浮現,那些曾經的壯志豪情、為興復漢室而傾盡全力的日日夜夜,還有那壯志未酬的悲戚與憾恨,此刻都化作了洶涌澎湃、錯綜復雜的情感漩渦,在他心間肆意翻涌、奔騰不息。
他緩緩地撐起虛弱無力的身軀,動作中帶著幾分恍惚與遲疑,仿佛這只是一場虛幻易碎的夢境,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如泡影般消散于無形。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草廬的每一處角落,手指輕輕觸碰著那粗糙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