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勸降,他國百姓歸心于秦,此乃長治久安之道。”
眾門客聽后,有的微微點頭,有的仍面露不屑。
李斯看向李青,眼中帶著幾分贊許,“閣下所言甚是。
但各國謀士如云,怎會輕易被說服?
為了增強國力,統一全國,七雄相繼展開了富國強兵的變法活動。
如魏國任用李悝變法,楚國使用吳起變法,趙國有武靈王改革。”
李青拱手回道:“大人,雖如此說,但最有成效的是我大秦國的商鞅變法。
各國雖謀士眾多,但亦各有矛盾。
如趙國,廉頗與藺相如不和;楚國,貴族與新興勢力爭斗不休。
我們只需洞悉其矛盾,離間分化,再曉之以秦國之強大繁榮,定能成功。”
眾門客聽聞,不禁交頭接耳,覺得李青說的不無道理。
李斯沉思片刻,道:“既如此,李青,本相命你率先出使趙國,若能成功,必有重賞。”
李青心中暗喜,表面卻榮辱不驚地應下。
當時,秦國的勢力日益壯大,而趙國作為北方的強國,一首是秦國擴張路上的一個障礙。
若能通過外交手段與趙國達成某種協議,對于秦國的長遠發展將有著不可估量的好處。
李青知道自己能被李斯所賞識,又被選中作為秦國的使者,前往趙國進行外交談判。
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絕佳機會。
這次出使趙國,不僅僅是為了秦國的利益,也是贏得李斯信任的重要轉折。
李青回到房間,急忙拿出在兵器庫發現的那張羊皮紙。
羊皮紙上寫著:“龍騰西海,鳳舞九天,陰陽交替,天地之間。”
李青眉頭緊鎖,這西句詩中是什么意思呢?
在兵器庫如此重要的地方,發現了這西句詞,又暗示著什么呢?
他決定從第一句“龍騰西海”入手,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