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舒云縣,趙家如同一座不可撼動的巨峰,其財富之巨令人瞠目結舌。
趙家不僅掌握著縣內過半的田地,而且這些廣袤的農田仿佛成了他們家的私有領地,每年收獲的糧食堆積如山,為趙家帶來了滾滾財源。
縣城中的商鋪,無論是售賣綾羅綢緞的布莊,還是金銀珠寶的首飾店,抑或是提供日常用品的商號,大多數都歸趙家所有。
趙家的府邸更是奢華至極,亭臺樓閣、雕梁畫棟,花園中奇花異草爭奇斗艷,假山水池相映成趣,所用的建筑材料皆是從各地精選而來的上等貨色,每一寸都顯露出富貴與威嚴。
趙家在舒云縣的權勢也如日中天。
歷任縣令上任,都必先到趙家拜訪,以求在施政過程中得到趙家的支持與配合。
縣中的大小事務,若沒有趙家的點頭,往往難以順利推行。
趙家與官府勾結,在商業競爭中常常動用官府的力量打壓對手,那些敢于反抗的商戶,最終都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在民間,趙家的話甚至比官府的政令更有威懾力,百姓們對趙家既敬畏又害怕,生怕稍有不慎就得罪了這個大家族。
趙家大公子趙軒,生得一副好皮囊,卻因自幼嬌生慣養,養成了驕橫跋扈的性格,是舒云縣出了名的紈绔子弟。
他平日里的生活可謂是紙醉金迷、荒淫無度。
在他眼中,自己就是舒云縣的主宰,所有人都應該圍著他轉。
此次,趙軒派出的家奴被方小樓教訓后,狼狽不堪地跑回趙家告狀。
家奴們跪在地上,哭天喊地,訴說著自己的悲慘遭遇。
趙軒坐在寬敞的大廳中,聽完家奴的講述,眉頭微微皺起。
他雖然心中惱怒,但也并非毫無頭腦的蠢貨。
他深知方小樓外出五年,這期間可能結識了什么厲害人物或得到了某種奇遇。
在沒有摸清對方底細之前,他不敢貿然行動。
他趙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