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博物館文物背后的故事在線閱讀 第259章 (第1頁)

“各位聽眾朋友,今日與您說一說那遠古的傳奇故事。

話說在那山東新泰市東都鎮,有個叫烏珠臺的村莊,此地風光綺麗,只是水資匱乏。

這村名美,背后的故事更是精彩。

相傳金兀術曾在此與南宋趙構決戰,初擬村名兀術臺,后來將“兀術”演繹成了“烏珠”。

這村里入村出戶皆鋪著疊卵石徑。

自古村人多習“羅漢拳”,屢出拳勇高手,素有“武術之鄉”的美譽。

在1966年4月,就在這烏珠臺村南,于那鳳凰山與玉皇山之間的溝壑之中,一個中寒武紀石灰巖溶洞里,竟出土了一枚人類牙齒化石,還有一批哺乳動物化石。

且說此前,4月11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還有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一同風風火火地趕到了發現化石的所在之地,進行現場勘察。

當他們得知有一枚牙齒化石被村里的孩子拿走,那心頓時就提了起來。

他們趕忙回村找到那個孩子,可孩子卻說,牙齒早就給扔掉了。

但專家們哪肯死心吶!

隨即就跟村里“西清”工作組的同志一道,來到孩子扔化石的地方。

眾人拿著篩子,一點點地篩著土,仔仔細細地尋找。

就這么一首找啊找,眼瞅著臨近中午,眾人都有些疲憊之時,忽聽那孩子一聲大喊,這才終于找到了這珍貴無比的牙齒化石。

這牙齒化石乃是左下第一或第二臼齒,齒溝呈“丫”形排列,磨蝕1度,遠中面無接觸痕跡,尺寸不大,可能屬于一個少女。

牙齒沒有齒帶,頰面基部不鼓出,咬合面副脊不發達,齒前部寬小于后部寬,牙齒不粗壯,形態比較接近于智人,其主體被確定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智人,距今2萬至5萬年,學界定名為“新泰智人”,也常稱作“新泰人”或“烏珠臺人”。

要知道,這“新泰人”可是目前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