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人反應過來,眼中充滿驚異。
“這么珍貴的書籍居然能夠對外開放閱讀,甚至出售?”
“到底是什么樣的仁士才能做到這般慷慨!”
“創辦書坊的那位,定是一位高尚之輩!”
“往后書坊一旦開業,我們就有機會購買并研讀各類書籍?!?/p>
“這對于學者乃至全天下都是一件大好事!”
現場的讀書人群情激昂,無比振奮。
“那么,這書坊到底是用來做什么的呢?”
“對我們這些百姓來說有何關聯?”
平民們也在議論紛紛,談及葉氏書坊。
與學者的驚喜不同,普通民眾似乎更加像在旁觀熱鬧。
對他們而言,新開業的書坊遠不如米、面、油和鹽的價格變化來得重要。
然而,一名頭發斑白的老者從人群中站出,搖頭感嘆道:“真是愚不可及!
書坊并非只有學者能進,普通人也可以,而且據我所知,即使進入書坊瀏覽的費用并不高?!?/p>
賣菜的大叔不屑地回答。
“我們不識字,即使能瀏覽又能如何?”
“可是你們的孩子,難道一輩子不識字嗎?
葉家書坊一開,懂文字之人必定增多,你們的孩子也許有機會得到教育,受益匪淺。”
周圍的平民聽了,若有所悟。
的確,如果葉家書坊真的開放了,那么連他們也有機會接觸到書本。
或許,他們的后代也能有機會讀書學習。
未來之中,沒準能出現一兩位飽學之士,甚至是官宦之身。
一時間,平民間的情緒變得異常高漲和興奮。
葉家書坊的消息傳遍了整個秦朝,成為了百姓與學子們的熱門話題。
大家議論紛紛,對葉家書坊的正式開張充滿期待。
開業當天,門外的人流匯聚成了三層,層層疊疊的人海將整個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