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歷史與兵器人氣小說 第67章 (第1頁)

的軍隊并不像資料中記載的那樣龐大。

考慮到帖木兒的軍事行動區域,其部隊人數樂觀估計約為3-4萬人。

而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最多只有25000人左右。”

這里認為巴耶濟德最多只能動員25000人,顯然與第一次科索沃以及尼科波利斯的情況更匹配。

聊完安卡拉,接下將目光轉向1513年的查爾迪蘭之戰,據悉塞利姆指揮的奧斯曼軍隊采用了新式戰術戰勝了伊斯瑪儀指揮的薩法維騎兵,一戰粉碎了后者的自信,并確立了奧斯曼對薩法維的優勢,但這場戰役的兵力謎題絲毫不遜色于安卡拉之戰。

保羅·喬維奧稱塞利姆動員了20萬大軍西征,親歷此戰的梅納維諾將這一數字夸張到30萬人,而伊斯瑪儀的兵力在2—9萬之間,當然最為常見的說法是塞利姆10萬對抗薩法維4萬人。

現今的一些推斷中認為或許伊斯瑪儀的兵力更多一些:“經過為期西個月的艱苦跋涉,奧斯曼軍隊有40000至50000人,按照慣常的戰斗隊形在查爾迪蘭平原上擺開陣勢······伊朗軍隊完全由約50000-60000名重甲騎兵組成”。

然而這種估算同樣有問題,因為考慮到伊斯瑪儀早期的戰役,他似乎并不能動員出如此龐大的兵力,伊斯瑪儀第一次遠征希爾萬時僅有7000人,1503年在哈馬丹作戰的薩法維軍隊也僅12000人,1533年塔赫馬斯普一世由于未能爭取到土庫曼部落的幫助,僅動員了17000人。

可投送兵力的增長出現在16世紀末,1578年在對抗奧斯曼的戰爭中,波斯人能在前線派遣2—4萬人,而這一數據在阿巴斯一世時期增長至4—6萬人。

因此,伊斯瑪儀哪怕爭取到土庫曼部落的幫助,動員6萬人似乎也是個異常高的數字,一些同時代的資料導向的更低的可能。

1516年7月奧斯曼帝國的一份報告根據一位轉投奧斯曼的前薩法維指揮稱“估計伊斯瑪儀的有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