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是宇宙最大的難題之一。
人類從未首接探測到它,甚至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物理學家們相信,理論上,暗物質是必須存在的。
如果不存在暗物質,我們銀河系可能會散架,萬有引力理論也就不成立,至少是有缺陷。
普通物質之間相遇,總會發生一些作用,比如電磁作用、力的作用,從而產生一些現象,比如發光、發熱、移動等等。
但最讓科學家們感到最無奈的地方,在于它無法被探測到。
與暗物質相似的還有暗能量假說。
暗物質和暗能量被科學家們稱為“籠罩在21世紀物理學上的兩朵烏云”。
中國和世界其它先進國家一樣,早就著手籌建、實施多個暗物質探測實驗項目,它們是物理學領域以及天文學領域未來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如果在這兩個方面能有所突破,那么物理學和天文學將會迎來深刻的革命。
世界上哪個國家先找到暗物質,誰就掌握了該領域的話語權。
有實力的國家很快就此展開了暗物質的探測。
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和韓國相繼成立了暗物質探測實驗室,其目的都在于希望能夠成為在世界上最早發現暗物質的國家,暗物質探測的國際競爭逐漸激烈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物理學界自然也是卯足了勁,力爭在這個領域爭得一席之地,用“上天”、“入地”探測一點也不為過。
在天上,屬于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計劃,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將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
“悟空”肩負著在太空尋找暗物質的使命,它擁有“火眼金睛”,觀測能段、能量分辨率超過國際上其他同類探測器,可謂“神通廣大”,有望在物理學前沿帶來重大突破。
在地上,由上海交通大學主導進行的PandaX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