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郡王,莫要僅憑臆想,便冤枉了三弟。”
二哥的話仿若一道緩沖,讓緊張的氣氛稍有緩和。
然而,太子等人雖心中不甘,見二哥出面,也不好再過分逼迫,只是冷哼一聲,便不再言語。
宴會在這尷尬的氛圍中草草收場,眾人各自散去。
吳陸亓回到齊王府,心情沉重。
他未曾料到,自己在詩會的風光竟會引來太子兄長的猜忌與刁難,仿若一盆盆冷水,澆滅了他心中的喜悅之火。
但他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暗暗發誓,一定要在詩詞之路走得更遠,用實力讓眾人信服。
此后,吳陸亓更加刻苦鉆研詩詞,與李白的交流也愈發頻繁。
李白得知他的遭遇后,深表同情,時常鼓勵他:“兄臺,莫要因他人的質疑而氣餒,你之才華,我深信不疑。
這詩詞之路,本就充滿荊棘,唯有堅守初心,方能撥云見日。”
吳陸亓深受鼓舞,將這些挫折化作前行的動力,在詩詞的海洋中奮力遨游。
與此同時,他也開始留意宮廷中的局勢,深知自己己被太子視為眼中釘,日后行事需更加謹慎。
他一方面繼續提升自己在文人雅士圈子里的聲望,結交更多有識之士,為自己積攢人脈;另一方面,暗中觀察宮廷各方勢力的動向,試圖尋找一個能讓自己站穩腳跟、擺脫困境的機會。
隨著時間推移,吳陸亓的詩詞名氣愈發響亮,不僅在長安城中備受贊譽,甚至傳到了一些朝中重臣的耳中。
他們紛紛向齊王遞來橄欖枝,邀請吳陸亓參加各種文化雅集、詩會活動。
吳陸亓借此機會,結識了不少朝中大臣,在交流詩詞的同時,也對朝堂局勢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