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風起南闕良心推薦 第239章 (第1頁)

初春的陽翟,乍暖還寒,田野間的冰雪剛剛消融,小河里水流清澈,緩緩向遠方淌去。

荀彧站在村外的高崗上,眺望著家鄉的山川河流,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復雜情感。

眼前的景象寧靜而安詳,似乎亂世的陰云從未蔓延至此。

然而,越是平靜,他的心中越覺得不安。

陽翟雖小,但也是豫州腹地的一座繁榮城鎮,西通八達的官道貫穿東西,每日有商販挑著擔子進城,也有百姓趕著牛車出城。

荀彧這一日特意換上了普通的布衣,獨自一人穿行于市集。

集市上人聲鼎沸,各色攤販吆喝著,賣的多是些家常物什:鹽、布匹、柴草、牲畜。

荀彧隨手拿起一只精致的小木碗,問道:“這碗多少錢?”

攤主是一位中年漢子,滿臉風霜之色,見荀彧衣著普通,以為是鄉間少年,隨口答道:“三文錢。”

荀彧摸了摸衣襟,發現自己出門匆忙,竟沒帶半文錢。

他歉意地放下木碗,剛要離開,攤主卻叫住了他:“小兄弟,若是喜歡,這碗算我送你了。”

荀彧有些意外,轉身問道:“為何白送?”

攤主憨厚一笑,低聲道:“看你不像壞人,像是讀書人,咱窮人家的孩子也盼著能出個秀才,你要用得上,拿去吧。”

荀彧愣了一下,隨即拱手道:“多謝這位大哥。

只是我無功不受祿,這碗還是留給更需要的人吧。”

攤主見他如此溫文爾雅,便和他多聊了兩句:“小兄弟,像你這樣的人,就該去讀書做官,不要落得像咱們這樣討生活。

亂世要來,咱這些賤民能活一天算一天,你們這些有學問的,才真正有盼頭。”

這句話讓荀彧心頭一震。

他原以為百姓的苦難只限于賦稅苛重,官吏橫征暴斂,卻沒想到,他們的內心早己對未來不抱希望。

“百姓為何甘愿認命?”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