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這一猜測并非空穴來風。
大家仔細想想,被害人刁愛青的尸體被殘忍地切成了2000多片,每一片都切得整整齊齊,仿佛是經過精心雕琢的工藝品。
不僅如此,她的內臟被煮過之后,還被有條不紊地整齊疊好,就連她的衣服同樣被疊得規規矩矩。
從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細節中不難看出,嫌疑人有著超乎常人的強大心理素質。
要知道,如此細致且冷靜的分尸行為,絕非一般人能夠輕易做到。
而學醫的人,由于長期在解剖室中接觸尸體,對人體結構了如指掌,同時在面對尸體時,通常會比常人更加冷靜。
畢竟,他們在日常的學習和實踐中,早己見慣了生死與解剖場景。
也正因如此,只有懂得醫學知識,才有可能像庖丁解牛那般,熟練且精準地完成這一系列令人膽寒的分尸舉動,所以不少人認為兇手極有可能是學醫之人。
猜測之二,出自那位名為黑彌撒的網友,他提出了一個頗具想象力與邏輯性的觀點:音樂是兇手和死者之間的溝通媒介。
在黑彌撒的推理中,他著重考慮到受害者刁愛青內向的性格特點。
對于這樣一位性格內斂的女生而言,要結識兇手并毫無防備地與兇手單獨相處,必然需要一個特定的媒介,而這個媒介,他認為極有可能是雙方共同的愛好。
那么,究竟何種愛好能夠成為連接他們的橋梁呢?
黑彌撒將目光聚焦在了打口碟上。
打口碟,這類以廢塑料名義進口到國內的國外正版碟片,因其邊緣被打上一個口子而得名。
其承載的音樂內容豐富多樣,大多是國內鮮見的歐美流行音樂、鄉村音樂,其中搖滾樂、重金屬等風格更是占據了相當比例。
這些獨特的音樂風格,在當時的國內音樂環境中,宛如一股神秘而新鮮的潮流。
黑彌撒以此為線索,精心勾勒出了死者與兇手相識的過程:受害人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