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問題捏在手里不破就行,在村里都說他是老好先生,做不下來的事情就干脆不做了,只做可以做的事情。
與其他村的支書不一樣,別的村在項目上都是想盡辦法的爭取,他倒是無所謂,給我就做,不給就算了,無論是哪一級領導來到村,遇到吃飯就叫大家一起吃飯,做的菜也不講究,沒有刻意的去精心準備接待事宜。
因此,幾年下來,別的村通組路都硬化了,我們村的入村路都還是泥巴路。
有時候我也搞不清楚,這里的老百姓為什么會一首讓他擔任著這個村的支書。
楊秀文家種了有60多棵核桃樹,而且是當時第一批的優質核桃苗長成的,核桃的品質在周邊的幾個村都是最好的,味道很美味,這里的核桃在全縣都很出名,最好吃的就屬于他家了。
他家僅僅依靠核桃的收益一年都有4萬多元的收入。
他這個人有一點好處就是不貪村里面的一分錢,這個就讓我感到意外了,后來得知,他的父親原來是一個鄉鎮的書記,因公犧牲在崗位的,他初中畢業就安排到鄉鎮的信用社上班,因為被人構陷他貪污,他就辭職了,出去打了幾年工后,村里面就讓他回來選舉村主任,現在接任了支書,他對村里面的資金方面做賬都是一一對應的,沒有一分的支出不清楚。
對于一個深度的貧困村來說,有這樣的村兩委確實是很悲哀的,這樣的班子是不能打硬仗啃硬骨頭的,新村委的建設原本在年初就要動工的,祥云村到現在居然連選址的地方都沒有確定下來,原因很簡單,上一屆第一書記和楊秀文都是得過且過的人,根本不去好好的做了老百姓的工作,老百姓說一句狠話就把項目停工在那里,不管不問,久而久之,連分管的副鎮長懶得來村里。
除了少這一萬元資金不知去向外,其他的資金賬目都很明晰,但是村里面確實沒有起腳糧了。
于是我給鎮財政所的干部打去了電話,請他們幫我們核實一下資金的去向,核查下來,這一萬元居然撥付到其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