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山東登萊之地有一座無極觀,其中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道,名喚清云真人。
這一日,清云真人為了拜訪終南山的好友并與之探討道法精髓,毅然踏上了遠行之路。
經過數十日奔波,他終于抵達了終南山,并與那位身為終南掌教的師兄——祁志誠相見。
祁志誠,金元時鈞州陽翟(今河南禹縣)人。
祁志誠年幼被虜,幸被大族所救,后拜宋披云為師賜道號洞明子,并傳全真教義。
祁志誠苦修苦學,并立志要像丘處機那樣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到蒙古兵聚居的地方傳道,感化他們放下屠刀,使更多像自己這樣的無辜百姓免遭殺戮。
祁志誠一心向道,渡人渡己,元太祖忽必烈感“嘆異者久之”。
至元九年(1272年)賜祁志誠“玄門掌教真人”。
洞明真人見清云師弟來仿,欣喜萬分。
兩人促膝長談,交流著彼此對于道家經典以及修煉之道的見解,可謂是相談甚歡、受益匪淺。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間,清云真人己在終南山逗留多日。
這一天,他決定向洞明真人辭別,返回自己的家鄉。
于是,帶著滿滿的收獲和對老友的不舍之情,他踏上了歸途。
一路曉行夜宿,清云真人風餐露宿地又走了兩天。
當他來到潼關附近時,眼前所見之景令他瞠目結舌。
只見原本繁華熱鬧的城鎮如今變得一片荒蕪,道路兩旁盡是被戰火摧殘得破敗不堪的房屋,西處可見斷壁殘垣,仿佛訴說著這里曾經經歷過的慘烈戰斗。
而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們,則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眼神中透露出絕望和無助。
看到這番景象,清云真人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悲憤之情。
他暗自咒罵道:“這可惡的世道啊!
竟然讓百姓們生活在如此水深火熱之中,毫無半點活路可言!”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