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李龍鱗坐在書房之中挑燈翻閱卷宗,神情凝重,目光仔細(xì)的看著卷宗上每一處數(shù)字。他為了方便查閱案情,又不會太引人注目,便把卷宗帶回洛府審查。至少洛府屋暖美人伴的,比透著風(fēng)的衙門要舒服的多。噔噔。一陣清脆的敲門聲響起。李龍鱗抬頭望去。只見洛玉竹一襲白衣,披著那濃密烏黑的秀發(fā),手中提著油燈,緩緩走進書房。陣陣香氣飄散在書房之中。燭光閃動,氣氛頓時曖昧了起來。李龍鱗放下手中卷宗,心中有些好奇,輕聲道:“大姐,怎么這么晚了還不睡,來找我有什么事嗎?”洛玉竹將手中名冊遞給李龍鱗:“殿下,白天的名冊我已經(jīng)整理好,全部匯總在這了,想著你這么晚了肯定還在查案,便拿來給你看看。”李龍鱗翻開整理好的名冊,心中一驚:“真是多謝大姐,幫我省了不少力氣?!甭逵裰窨磥硎琴M心了。將這名冊的人數(shù)按照蘇杭地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這樣看來,一目了然。洛玉竹俏臉緋紅,微微一笑:“能夠幫助殿下排憂解難,是我的榮幸?!薄爸皇遣恢赖钕略诓记f統(tǒng)計這些人數(shù)是用來做什么的?”李龍鱗將名冊放在一旁,認(rèn)真的盯著卷宗:“待會你就知道了。”嘩嘩嘩!李龍鱗飛速翻著面前的卷宗,書房中只剩下紙張翻動的聲音。忽然。李龍鱗眸光一凝,停下了手上動作:“果然!”“這卷宗之中果然有貓膩!”洛玉竹有些好奇,連忙湊了過去。只見卷宗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其中一行寫著廬陵村,三戶。洛玉竹好像突然想起了些什么一樣,臉上露出一抹驚色:“這卷宗上的人數(shù)竟然和我統(tǒng)計的有所出入?”她清楚的記得,早上在布莊有一群來自廬陵村的村民,說是天氣漸冷,要買布回去給家里老人孩子做衣服。單單是來賣布的就有七八個人,成群結(jié)隊。但在衙門的卷宗中卻只記載了三戶人家?蹊蹺!李龍鱗將卷宗擺在桌上,淡淡一笑:“沒錯,這就是我為什么要讓布莊在賣布的時候,統(tǒng)計清楚買布人的信息?!薄拔乙宄F(xiàn)在蘇杭的人口有多大的缺口!”“只有這種辦法才是最直觀,最貼切的,在蘇杭,像這樣的村子不在少數(shù)!”功夫不負(fù)有心人。這些天的努力,并沒有白費,果然有了收獲。洛玉竹恍然大悟,臉上露出一絲震驚:“難怪蘇杭的稅收缺口那么大,這其中得有多少黑戶?”李龍鱗搖了搖頭:“這些村子的具體情況還是要找機會,親自去走訪調(diào)查?!薄暗F(xiàn)在要是貿(mào)然行動,沒有由頭的去調(diào)查,恐怕會打草驚蛇。”洛玉竹有些好奇:“那咱們現(xiàn)在該怎么辦?”李龍鱗將面前的名冊合起來,笑道:“車到山前必有路,現(xiàn)在先將這些名冊上有端倪的村子全部找出來?!薄耙欢ㄓ修k法去查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