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hù)眼關(guān)燈

第2135章 (第1頁)

雖說韓名對自己造成不了什么威脅,但改土歸流的路上不應(yīng)該有阻力。李龍鱗望著武帝,拱手道:“父皇,那這次賭約就有您來作證。”武帝微微頷首,說道:“好,朕到時候自然會有定奪。”“既然事已至此,這件事就以后再做商議,何況關(guān)乎整個南詔,絕非是一件小事,再多商討幾次,并不是什么壞事。”群臣紛紛喘了一口大氣,懸著的心這才算落下,紛紛附和。“是啊皇上,一切還是要以大局為重。”“改土歸流之事改日再做商議也不遲。”武帝擺了擺手,說道:“朕今天累了,準(zhǔn)備退朝吧。”說罷。百官肅穆,皆跪拜在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御書房。退朝之后,武帝專門派魏勛將李龍鱗喚至御書房,說是有要事商討。李龍鱗拱手道:“兒臣拜見父皇。”武帝微微頷首:“老九,朕有話想問你。”“你覺得現(xiàn)在南詔應(yīng)該怎么辦?”“自從二皇子被押進(jìn)天牢之后,朕的心里越來越?jīng)]有著落,覺得南詔隨時都有可能會反。”李龍鱗沉聲道:“父皇,兒臣認(rèn)為,必須要提前提防,決不可太過信任。”“如今土司蠢蠢欲動,一副要在暗中搞事的模樣,就連兒臣也有些不太放心。”武帝點了點頭。他并不太相信韓名說的話。雖說南詔土司不反對大夏來說是一件好事,但這卻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今南詔王鋃鐺入獄,朝廷失去了對南詔的控制。土司們必定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搞事。多加提防不是一件壞事。武帝沉聲道:“好。”“這件事讓朕好好考慮一番,最終還是朕要來做最后的決斷,畢竟南詔之事絕非小事,容不得半點胡來。”李龍鱗拱手道:“父皇,那如果沒有什么事,兒臣就先告退了。”武帝猛然坐起身來:“朕還真有一件事要托你去辦。”李龍鱗一臉恭敬:“您盡管吩咐,兒臣一定做到。”武帝說道:“朕突然想起來,過幾日是韶妃出宮的日子,朕就不去了,你作為太子就代替朕去送行一番。”李龍鱗一怔:“韶妃出宮?”武帝解釋道:“韶妃從今往后,去皇覺寺削發(fā)為尼,斬斷因緣,打算在尼姑庵中了此殘生。”李龍鱗眉頭緊皺。削發(fā)為尼?這又是要鬧哪出?難道是打算來上一出苦肉計,來感動武帝?李龍鱗問道:“父皇,兒臣必須要去送嗎?能不能不去?”武帝揉了揉腦袋,說道:“這件事還是你去吧,若是朕去了,朕害怕看到韶妃那張臉心中再有反悔。”李龍鱗一臉無奈。誰說歷來君王鐵石心腸?武帝可是一點都不。韶妃母子都已經(jīng)把事情做絕成這樣。武帝依舊沒有狠下心賜死他娘倆。但李龍鱗在這件事上發(fā)表不了什么意見。他只能拱手應(yīng)下:“兒臣明白。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