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2444章 (第1頁)

數(shù)日后。千佛寺造反之事,傳遍了大夏各個角落。轟動一時。上至九十九,下到剛會走。所有人都在議論關(guān)于千佛寺造反的事情。甚至還有人給這件事情編了一段童謠。千佛寺造反之事對尋常老百姓們的生活并沒有多大的影響,依舊是該睡覺睡覺,該種地種地。百姓作息一如往昔。要說唯一的影響,也只有辯經(jīng)大會結(jié)束之后,李龍鱗將封神演義給完結(jié)了。老百姓們又沒得精彩的故事聽。茶樓里那些說書先生著急的直跳腳。天下佛門這次元氣大傷。整個大夏數(shù)千座佛寺。李龍鱗雖然只滅了千佛寺,但千佛寺乃大夏佛門之根基。滅了千佛寺,便等同于滅了整個佛門。大夏佛門各個如驚弓之鳥,提心吊膽。有不少和千佛寺來往密切的僧人,基本上都做好了離開大夏的準備。他們對李龍鱗再清楚不過。李龍鱗既然可以眼睛不眨一下的將千佛寺夷為平地,那就能毫不留情的滅掉整個佛門!碾死他們這些小魚小蝦就像喝水一般。他們只能想辦法自保。所以現(xiàn)在大夏出現(xiàn)了一股浪潮。僧人們紛紛尋求他國的庇佑。東南沿海佛寺的僧人開始乘船東渡東瀛。大夏西北的僧人則開始收拾好鋪蓋,西去天竺。佛門迅速隕落。僅僅幾天時間,便從原本香火不斷,直到如今的人走茶涼,一地雞毛。...御書房。武帝坐在龍椅上,哼著小曲,眉頭舒展。自從滅了千佛寺之后,也算是了卻了武帝一樁心事。他的心情變得一天比一天好,臉上出現(xiàn)久違的笑容。天衍和尚之事一直以來都是壓在武帝心頭的一塊巨石。他這么多年來,這件事令他久久不能釋懷。武帝總覺得當年奪嫡之爭,他心中有所虧欠。但現(xiàn)在想來,天衍和尚從一開始恐怕都沒按什么好心。倘若大夏真交由到天衍和尚的手中,現(xiàn)在指不定變成一副什么模樣。百姓們也不會像如今這般安居樂業(yè)...報!魏勛的高喝打斷武帝思緒:“皇上,太子殿下求見。”武帝坐正了身子,喜上眉梢:“快讓他進來。”話音剛落。李龍鱗身著蟒袍,昂首挺胸,邁步走進御書房:“兒臣拜見父皇!”武帝望著李龍鱗,將手中的奏折遞了過去:“老九,你來的正好,朕剛好有事情要找你。”李龍鱗接過奏折。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