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焚化爐的幽藍火焰舔舐艙壁時,季臨淵終于看清那些纏繞在金屬脊椎上的暗紅色代碼——它們根本不是防御程序,而是用古代機械語寫就的情詩。
"《銹色十西行詩》。
"顧寒聲的機械義眼劃過艙內漂浮的焦黑書頁,"你在我死刑前一天燒了原本。
"他的數據線刺入季臨淵第三節脊椎,那些詩句突然具象化成全息牢籠,將兩人囚禁在暴風雨夜的圖書館。
季臨淵的仿生皮膚在數據風暴中剝落,露出皮下閃著冷光的合金骨架。
他抓住顧寒聲的永生裝置,指尖陷入正在增殖的金屬血肉:"你居然把它改造成生物打印機?
"突然涌出的銹蝕液裹住兩人手腕,在虛空凝成鐐銬形狀。
"這是你教我的煉金術。
"顧寒聲按著季臨淵撞向書柜,1897年版《自動機器倫理》的碎片割破他臉頰,"用情感數據喂養機械,就能得到會呼吸的鋼鐵。
"全息場景突然切換至軍校圖書館。
十七歲的季臨淵正在禁書區涂抹《人類靈魂可塑性研究》的章節,年輕版的顧寒聲突然從書架后探頭,指尖轉著偷來的生物芯片:"學長相信機器能學會愛嗎?
"現實中的季臨淵突然劇烈掙扎。
顧寒聲趁機將數據線插入他耳后接口,兩人神經網再次強制同步。
這次出現的記憶畫面讓顧寒聲瞳孔震顫——軍校地下實驗室里,季臨淵正在給他的克隆體安裝情感模塊,而那些克隆體的培養艙編號全是X開頭。
"X代表實驗體?
"顧寒聲的機械臂捏碎漂浮的書頁。
季臨淵在神經痛楚中冷笑:"不,X是羅馬數字十..."他突然拽過對方手腕,在永生裝置的投影鍵盤輸入密碼,"...代表第十次文明重啟的遺民。
"焚化爐的火焰突然變成翡翠色。
季臨淵的金屬脊椎投射出星圖,其中天狼星位置標記著他們此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