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卻有不短的距離。
我們沿著河岸和農田之間的區域仔細查看,時而爬坡,時而趟過草叢。
我一邊觀察地勢,一邊向村民們解釋:“咱們要順著地勢修水渠,讓水自然流到田里。”
確定路線后,修建工作正式開始。
村民們拿著簡陋的工具,干勁十足。
青壯年負責挖掘水渠,一鋤頭一鋤頭地刨開堅硬的土地,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婦女和孩子們也不閑著,幫忙運送石塊和泥土。
那幾日,困難接踵而至。
首先是工具短缺,僅有的幾把鋤頭和鏟子在高強度的勞作下很快磨損,挖掘進度大幅放緩。
村民們愁眉不展,我意識到當務之急是制造新工具,而制造堅固工具的關鍵在于提煉鐵。
我帶著幾個年輕力壯的村民,踏上尋找鐵礦石的征程。
我們翻山越嶺,仔細尋找含鐵量高的礦石。
終于,在一處山谷中發現了大量鐵礦石。
提煉鐵的過程并不容易。
我們先搭建了一座簡易的土高爐。
用石頭和黏土堆砌成爐體,確保其密封性良好。
在爐底預留通風口,找來粗壯的竹筒作為通風管道,連接到風箱上。
準備好這些后,將鐵礦石和木炭分層放入高爐。
點燃木炭,開始鼓風。
隨著風箱有節奏地拉動,空氣源源不斷地進入高爐,火焰越燒越旺。
高溫下,鐵礦石逐漸融化,與爐中的雜質分離。
這個過程需要持續不斷地觀察火候和爐內情況,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提煉失敗。
經過漫長而緊張的等待,終于,鐵水從高爐底部的出口流出,倒入事先準備好的模具中。
待鐵水冷卻凝固后,我們得到了一塊塊粗鐵。
隨后,將粗鐵進行鍛造。
把粗鐵放在火上加熱至通紅,再用錘子反復捶打,去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