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后,大家也顧不上嫌棄,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下午,他們又繼續回到田里勞作。
經過一上午的折騰,知青們的手上、腳上都磨出了水泡,每動一下都鉆心地疼。
但他們知道,不能輕易放棄,否則就會被別人看不起。
在勞作的間隙,宋國柱和大舌頭聊了起來。
“大舌頭大哥,這村里一首都這么窮嗎?”
他問道。
大舌頭嘆了口氣,說:“咱這地方窮山惡水的,地又不好種,收成一首不咋地。
要不是國家照顧,給咱派來了你們這些知青,說不定還得一首窮下去呢。”
“那我們能幫上什么忙呢?”
宋國柱又問。
“你們有文化,懂知識,肯定能想出辦法讓咱這日子好起來。”
大舌頭滿懷期待地說。
宋國柱聽了,心中涌起一股責任感。
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村民們改善生活。
傍晚,夕陽的余暉灑在田野上,知青們結束了一天的勞作,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到知青點。
他們一個個累得癱倒在床上,連話都不想說。
盡管這一天充滿了艱辛和疲憊,但他們知道,這只是他們在農村生活的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著他們。
回到知青點后,張春燕打來熱水,讓大家泡泡腳,緩解一下疲勞。
李曉敏則坐在一旁,默默地流淚。
“我好想家,我不想在這兒待了。”
她哭著說。
“曉敏,別灰心。”
宋國柱安慰道,“大家都一樣,都很想家。
但我們既然來了,就要堅持下去。
等我們把這里建設好了,說不定還能成為一段佳話呢。”
在宋國柱的鼓勵下,李曉敏漸漸停止了哭泣。
其他知青也紛紛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