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之危》夢想的開端1995年,在繁華都市A市的一個普通小區里,肖龍宇就生活在這里。
他家所在的小區名叫陽光花園,雖不算特別高檔,但鄰里之間相處融洽,充滿著濃濃的生活氣息。
肖龍宇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爸爸在一家機械工廠從事技術工作,媽媽則是附近小學的語文老師。
盡管家境談不上富裕,但父母都很重視對他的教育,盡自己所能為他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那時的肖龍宇,剛上小學三年級,就讀于離家不遠的育英小學。
這所小學有著寬敞的校園,校園里種滿了高大的梧桐樹,一到秋天,金黃的葉子落滿操場,仿佛給地面鋪上了一層金色的地毯。
學校的老師們都很負責,總是耐心地教導著每一個學生。
肖龍宇打小就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聰慧勁兒。
課堂上,無論老師提出多么復雜的數學問題,他總能第一個高高舉起手,然后條理清晰地說出解題思路,那自信的模樣讓周圍的小伙伴們又佩服又羨慕。
語文課上,背誦課文對他來說也是小菜一碟,常常是老師剛講完,他就能流暢地背出來,為此沒少得到老師的夸獎。
不過,這聰明的孩子也有著調皮搗蛋的一面。
有一回課間休息,他看到教室門口的智能飲水機,心里就冒出了個新奇的想法。
趁著沒人注意,他偷偷跑去擺弄起了飲水機的智能控制板,想看看能不能給它加點新功能。
結果,等同學們下課來接水的時候,飲水機一會兒出熱水,一會兒出涼水,還時不時發出奇怪的聲響,把大家嚇得不輕,最后還是老師找來了維修人員才把它修好。
老師無奈地對肖龍宇說:“你這孩子,腦袋瓜這么聰明,怎么凈用來搞這些小破壞呀,以后可不許這樣了啊。”
肖龍宇吐吐舌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嘴上答應著,可心里那股對新鮮事物的探索勁兒卻一點兒沒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