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795章 (第1頁)

引進技術這事,江曉東完全不用操心,因為山峽電器廠有著大批人員有國外交流經驗,一直都在不停和國外廠家談合作。

對方那些廠家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原因出讓技術專利和設備,雙方一個有需求,一個著急賣,要促成合作難度不大。

江曉東就把電器廠當成投資,根本沒多過問,不過這一筆投資可是算在東萊公司頭上。

米萊一直配合江曉東進行融資計劃,與此同時,她也覺得東萊可以直接參與國內許多項目計劃的投資。

至于資金從何而來,一方面是跟金融系統搞好關系去借,另外就是吸引大部分港城老板入股投資。

米萊此時正在港城喝著下午茶,九十年代末期的港城人心惶惶,因為政局大事件明年就要發生,導致企業不景氣,工廠運轉不下去,有錢人紛紛到處辦理移民,拋售各種產業。

米萊也有點擔心,這會影響進出口的貿易生意。

最近東萊公司已經從傳統的貿易中轉型,專門開始做國外高檔化妝品和奢侈品的進出口。

起步總是很艱難,而且涉及大筆資金操作什么的。

幸好靠著港城這個中外交流的港口,很快就和許多奢侈品還有化妝品巨頭談好了合作。

由于內地經濟還不景氣,許多大品牌還沒有全力以赴進入內地,有一個代理人,對這些品牌來說就是一塊探路石。

要是內地人口和經濟一旦崛起,這些品牌勢必如狼似虎進入國內撈金。

米萊一開始還以為談判艱難,結果談了一家后,第二家也很順利。

顯然內地龐大的人口基數,還有不斷開放的政策,吸引著這些國際奢侈品巨頭跟她合作。

江曉東突然弄出三千萬收購一家電器廠一半的股份,這讓米萊有點皺眉頭。

這年頭還搞實業不是有病嗎?

股票賺錢那么快,為什么不去投資?

還有就是國外其他貨幣市場和股市,一個個都漲上天了,為什么不去投資?

米萊突然覺得江曉東這個內地人的腦子還是不夠開放,雖然有點進步,知道錢賺錢去投資,但投資實業真是有問題。

米萊也沒反對,畢竟錢不是她出的,就是以東萊公司的名義去投資而已。

江曉東這樣做就是規避稅收問題,另外東萊公司所有權在他手里,米萊只有極少數一點股份,根本輪不到她有什么意見。

不過接到對方的電話,江曉東還是聽到米萊的抱怨。

江曉東突然皺眉道:“你說港城那邊人心惶惶,許多人都在拋售產業?”

“對啊,現如今房價大跌,半山別墅區之前五六千萬的別墅,三千萬就能買到手,還有許多商鋪物業都低價拋售。”米萊嘆氣道:“這政策一來,港城的房子都不值錢了。”

江曉東聽完覺得是一個不錯的抄底機會,可惜要抄底得有大筆資金。

港城可不是內地,什么都貴的要死,就拿房子來說已經突破每平方五六萬的均價。

雖然港城工資收入一萬多一個月,已經是內地十幾倍,但這么高的房價,也不是人人能買得起。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