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一,宜出行。
崔姒將東西收拾妥當,坐著馬車就出發了。
她帶上了胭脂、松綠兩人,再加上燕南鄉八人,以及護衛四十人,安排了五輛馬車,一輛是崔姒和胭脂松綠三人用的,兩輛裝東西,兩輛給護衛輪流休息。
馬車出了羨陽城,便一路向東,往平州城駛去。
彼時春風還有些涼意,路邊的草木已經吐出了芽綠,大地回春,綠色將重新裝點大地。
偶爾還遇見了二月早開的春花,已經在枝頭迎風綻放,告知世人春日來臨人間。
崔姒讓松綠將簾子卷起,吹著春風,聞著一路春花春草的氣息,慢悠悠地翻看著一本雜記。
寫這本書的是百年前的一位才女,書名曰《食百花》,她是一位愛花成癡的女子,不過奇特的是她愛賞花也愛吃花,端的是一個春花吃、夏花吃,一年四季都在吃。
點心、做茶、泡酒、制香,在這本書中,都有涉獵。
崔姒看得津津有味,仿佛是看了一本關于百花的科普書。
看著看著,她還有點餓了,想吃花。
臨近半夜,車隊抵達平州城,眾人尋了一家客棧住了一夜,用了一些吃食,等到第二日清晨,便出了平州城,直奔原州。
二月廿十,車隊抵達重山關。
重山關如今已在北燕疆土內部,但也是北燕重要的一道防線,如今鎮守重山關的將領不是別人,正是徐大智徐將軍是也。
得知崔姒來了重山關,徐大智也驚了一跳,忙是前來迎接,將人客客氣氣地請到了重山城的別院之中。
“王姬怎么來了?是有什么事嗎?”
“沒什么大事,聽說我家三兄五兄在縹緲河建設防線,我在家中無事,便想著過去看看。”
“原來如此。”徐大智得知沒什么事,大大地松了一口氣,“王姬去看看也好,王姬聰慧,指不定有什么好建議,到時候也是一樁好事。”
“路上顛簸,我在重山關歇兩日再走,打擾徐將軍了。”
“不打擾不打擾,對了,我家娘子也在,一會兒讓她過來看看,王姬若是缺了什么,盡管提就是了。”
“徐夫人也在?”崔姒一愣。
“是啊,去歲打下渺州之后,北燕就安穩了許多,主上命我守重山關,一時半會的也回不去,我就讓人將娘子也接了過來,也算是一家團圓了。”
“做將士也就是這般,常年不著家。”
“那...那你家閨女呢?”崔姒問他。
“哦,王姬還知道我家閨女,她也在,一會兒讓她也來拜見王姬。”
于是當天傍晚,徐夫人領著女兒,以及幾位同在重山關的夫人拿了一些東西來了別院。
崔姒也讓胭脂送上了見面禮,都是一對金耳鐺,不大不小,但也精致好看,而且樣式也都不一樣,叫人眼前一亮。
崔姒的目光落在了徐蒹葭身上,徐蒹葭今年不過六歲,還是個孩子,不過膽子挺大的,直直地看著崔姒。
崔姒笑問她:“你看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