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他自稱王大柱,是姜衡身邊的一個護衛。
王大柱祖上世代耕農,他因跟著一位鏢師學了些拳腳功夫才進了姜家做護衛。
當然,論起經驗他比我們強上太多,有他相助,我們少走了不少彎路。
不過,他對于長平公主所想也并不抱太大希望,只當是姜大人的命令,陪著貴人做些不知所謂的妄想。
漸漸地,長平公主的真實目的也傳了出去,自然,這并沒有影響她在北夷人心中的形象。
最多,在嬌柔,無趣之上,再加上一個異想天開。
蘇尼依舊不喜歡她,一年之中最多也就來個兩三次,證明他還沒忘記公主這個人。
大閼氏阿婭有了身孕,王帳中多了兩個妾室。
所有人都忙碌著,被時光推動著向前,唯有長平公主這里,好像是被遺忘了,一成不變。
直到那兩塊地里,終于結出了果實。
三尺高的麥稈,亭亭玉立如同初生的少女,光滑的葉鞘,飽滿的果實,沉甸甸的,幾乎要墜下來。
「魏公公,我們成功了!成功了!」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公主流淚的樣子,離宮時她沒有哭,被北夷羞辱時她沒有哭,一次又一次失敗被人嘲諷時她沒有哭。
這一刻卻流下淚來。
我這才驚覺,原來,已經過了七年。
七年,阿婭的長子已經能彎弓策馬,長女也會跑會跳。
好似彈指一揮,不過是歲月悠悠,不覺長。
51
長平公主種植出適合漠北作物的消息,一夜之間傳遍北夷。
蘇尼好像第一次正視這個他從未放進眼中的女子。
她做到了從未有人做到的事,靠著超出常人的堅毅和堅持到底的決心。
公主將這些年記錄下的耕種經驗,細細整理成厚厚一卷冊子。
她捧著冊子,站在蘇尼面前,這里面是她七年的心血與時光。
「我種植出的這種麥谷,不懼高寒,在漠北也能成片生長。我愿將此物獻給可汗,來換三個心愿。」
七年,同樣在蘇尼的身上留下痕跡,他褪去了少年時的鋒芒,穩重了,神色也更加不可捉摸。
在他的示意下,公主說出了她的三個心愿。
第一,便是將這種麥谷的種植傳授給生活在漠北的所有百姓,無論北夷還是大齊,只要愿意學,都可傾囊相授。
第二件事,是長平公主懇求,北夷和大齊之間的十年休戰。
自從互市開始,雖有姜衡等能臣監管,北夷也是占足了便宜,休養生息,日漸強盛。
富足的生活也滋養著野心。
若再次開戰,輸贏未定,卻要使更多的大齊黎民失所,饑荒逃難。
這是她不愿見的,卻也知蘇尼的野心無法被說服,只能盡力延緩這一天的到來,以期轉機。
至于那最后一愿,長平公主為自己,求了一個自由。
52
這三個愿望,起初蘇尼是不同意的,他甚至冷哼一聲。
「你是本汗的小閼氏,你的東西就是本汗的,怎還敢提條件」
接著拂袖而去。
公主輕輕吁了口氣,不見沮喪,反而轉過頭與我商量起,用那麥谷做成什么樣的吃食口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