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人扶起,那就是功虧一簣。阿蘭甚至是走了出去把門掩上,任由她在里頭無聲痛哭。主子們瞧不上如意,是身份上的尊貴與卑賤。奴婢們瞧不上如意,是人品上的高貴與卑賤。漢王一肚子怒火走了出去,他可以讓如意悄無聲息地死去,但是他不會這么做。因為,最近沖如意來的人,不是皇后就是蕭王妃,顯然是有人要動她了。他樂于做個順水人情。生辰之后,錦書帶著紫衣去了襄王府。錦書過去一趟目的是送藥,襄王妃對她的信任不高,不太能檢查和馬上治療。送藥是緩解她的痛楚,這種風濕痛,痛起來挺要命的。襄王妃是覺得舒服了些,但每一位大夫來治療之后,都會稍稍緩解,之后又恢復如初,因此她也沒抱太大希望。不過,生辰宴上的事,她是看得明白的,因此對她便格外在意了些。恰好,錦書要打算放長線,最好能見到老襄王,哪怕是之后有淡淡的交情,一切也方便許多。所以,頭一天去,給了三天的藥,三天之后再去。過了兩日,蘭寧侯去過大牢,見過冷霜霜。在這監房里要自盡也不是容易的事,所以蘭寧侯來,是送來催命的武器。那是一根很粗的針,繡娘們用來納鞋底用的。大理寺都知曉的,這種事情他們也會默許,因為大戶人家的女兒進了死牢,若真送上刑場,實在是丟盡了門楣。因此這面子還是會給他們留的。但是,原先冷霜霜的求生欲望很強烈,她總認為父親會救她出去。最終等來的是父親送來一根催命長針。她哭鬧,撒潑,發瘋,都沒有用。在蘭寧侯心里,沒任何東西能比家族名聲榮耀更重要。至于是否罪有應得,不在蘭寧侯的考慮范圍。送了長針,他等同死了兩個女兒。那個逆女,他也不會再認了。當晚,大理寺那邊派人過來,說犯人冷霜霜想見蜀王妃和蕭王妃一面。冷箐箐沒去,她兒子發燒,便兒子沒有發燒她也不會去的。她心疼自己的兒子,萬難之中把他生下來,但他不像別的孩兒那么壯健,當日錦書給他調理著,情況是好些,這兩個月便三天兩頭的病。如果不是遭遇了那大難,孩子也不會提前出生,或許也不至于這般虛弱。她偶爾也會想起與妹妹少時相處的情形,那時候的她,會心軟。但是,只要一心軟,腦子里自動會出現她持刀朝自己走來的一幕。她身上的每一道疤痕,都在提醒著自己是從鬼門關里回來的。那些痛,都是真切經歷過。所以不必相見,甚至沒有一句話要與她說的。冷箐箐不去,錦書去了。她的妹妹慘死在冷霜霜的誣陷里,往日是原主之仇,但如今是親妹妹之仇。至少她要親眼看著冷霜霜死,才能告慰妹妹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