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朕記得你當年在東南駐軍來是吧。
皇帝的目光落到蕭華漓身上,東南你熟,留下聽聽吧。太子先退下吧。
蕭華漓壓抑住眼底的情緒波動,恭敬開口,兒臣遵旨。
十八歲他被勒令回京,去年被奪了兵權。這是這一年來他第一次重新回到朝堂。
小太監(jiān)手腳麻利的打掃干凈地上的墨漬,給皇帝換上新的硯臺。
戶部尚書叫張凌,他和太子擦肩而過。
東南水災受災嚴重,事關民生,這么大的事情皇上竟然將太子趕走,將靖王留下了。
坊間流言他有所耳聞,朝堂風向好像要變了。
皇帝清了清嗓子,示意二人落座,都坐吧,朕今日收到了東南江陽府知府的折子,正要召你入宮議事呢。
皇帝從一沓子奏折里翻出江陽府知府的奏折,許是雨太大了,奏折送到京城都能感受到潮濕。
陛下,東南已經(jīng)連著下了半個月的大雨了,江陽府臨著海,還是邊境,若海水倒灌,必會淹沒大批房屋,而且......
張凌看了眼蕭華漓,繼續(xù)道,而且這幾年吳國蠢蠢欲動,一直在盯著東南那塊肥沃土地。微臣怕......怕他們再次趁著天災卷土重來。
吳國就是當年偷襲蕭華漓的敵軍。
皇帝嘆了口氣,戶部如今能撥多少銀子。
張凌沉默了,過了半晌才道,一百萬兩白銀。
聽到這個數(shù)字,皇帝又一次拍桌站起來,五十萬兩
當朝平民百姓一年花費二十兩銀子,五十萬兩聽著不少,但是得分別做賑災,災后安置,軍費等一系列作用,遠遠不夠。
怎么這么少錢呢錢呢!皇帝急得拍桌子。
好在御書房里一個是老臣,一個是皇帝的親子,都見怪不怪了。
水災之前,中州是連年旱災,百姓食不果腹,陛下下令免了三年賦稅。西北那邊還在打仗......張凌小心翼翼的看了眼皇帝。
戶部管錢,聽著是個肥差,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如今的國庫里有幾個子兒。
水災,旱災,戰(zhàn)爭......皇帝呢喃著,聲音沙啞。
蕭華漓知道,他一定是想起了那句熒惑守心。
國君將亡,國將大亂。
皇帝目光一轉,看向蕭華漓,你在東南待了五年,那邊你熟,你來說說看。
蕭華漓張了張嘴,不知道該怎么開口。
天災,人禍,敵國虎視眈眈,怎么看都像那年的復刻版。
先賑災安撫人心,等雨停了之后,收復吳國。
皇帝點點頭,如果朕將此事交給你,你能做好嗎
這不是個好差事,戶部沒錢,沒有軍費,東南的情況不知道得有多糟糕。
但這是蕭華漓為數(shù)不多的機會。
他必須光明正大的回到朝堂,光明正大的和蕭止逸抗爭,只有這樣才能給外祖家洗清冤屈。
蕭華漓跪到地上,朝皇帝磕了個頭,聲音鄭重,兒臣領旨。
皇帝疲憊的擺擺手,別跪來跪去的了,這樣,孫福,去請王江海,許三明和錢楷來。
王江海是兵部尚書,許三明是驃騎將軍,錢楷是中書令,文官武將都有了。
是。孫福就要退出去。
等等。皇帝叫住孫福,聲音有些猶豫和無奈,仿佛很久才下定決心,將丞相請過來吧。
蕭華漓和張凌同時面露驚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