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51章 (第2頁)

第51章

唐叔頤微微嘆氣:

如今國內(nèi)大力推行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學生學習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是越來越多了。

只是這風潮什么時候才能輪到詩詞歌賦

唐叔頤這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詩詞歌賦,把華夏古文普及全國,甚至推向國際!

在他看來,詩詞歌賦是華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是這泱泱華夏文化皇冠之上的那顆璀璨明珠!

這是華夏的根,華夏的風骨!

然而如今雖然國家已經(jīng)開始推行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但是詩詞歌賦的普及還是有些困難!

詩詞歌賦只不過是應(yīng)試教育的工具!

更不用說如今中小學對于詩詞的學習還非常的稀疏尋常,即使如今高中、大學已經(jīng)有了詩詞專業(yè)學習!

但是詩詞依舊難以普及!

日常生活中幾乎看不到詩詞的痕跡!

唐叔頤真的很擔心,按照這種情況發(fā)展下去的話,終有一天這華夏的風骨將徹底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下!

蕩然無存!

所以今日看到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的新聞,唐叔頤心頭郁結(jié),忍不住找老劉發(fā)了通牢騷。

國內(nèi)的詩詞氛圍他自然清楚,雖然國家多番手段,但是收效甚微。

詩詞這東西也不過是考試的工具,一旦學習結(jié)束,轉(zhuǎn)眼便會被拋之腦后,忘得一干二凈!

劉堯野心里自然也是痛心,但是更多的是無奈:

詩詞一道太難。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掌握!

更不用說國內(nèi)的教育了,也只有到了大學才算是真正開始學習,之前不過是填鴨教育!

但是大學短短四年時光,又能學到多少

若是能夠從小開始學習,或許還......

劉堯野無奈止住了話,因為他們都清楚,不論是國內(nèi)的教育模式,還是古詩詞的難易程度。

都無法從小學習!

擺在眾人面前的第一道難關(guān)就是,沒有教材!

詩詞文化璀璨,學習起來繁瑣復(fù)雜,想要化繁為簡,把繁瑣復(fù)雜的古詩詞轉(zhuǎn)化為簡單、通俗易懂的幼小教材。

這一步就卡死了所有人!

唐叔頤教學十多載,日常一直都在琢磨研究更加簡單化的教材,但是直到如今還有半數(shù)學生學不會。

這還都是大學生!

唐叔頤沒有放棄,但是他也清楚,這一步恐怕要窮其一生,甚至都無法完成!

他只希望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夠后來著壘好繼續(xù)攀登的臺階,讓后來者有跡可循,有望可圖!

讓古詩詞這顆明珠,不要輕易覆滅!

想到這,唐叔頤神色有些低落,劉堯野當即端起茶杯說道:

喝茶喝茶!

正待唐叔頤端茶的時候,急急忙忙的曲清婉就這樣沖到了辦公室,因為事情緊急,所以曲清婉直接推門而進!

唐叔頤和劉堯野都被嚇了一跳,唐叔頤看著神色匆忙的學生,皺了皺眉說道:

怎么了

話音剛落,就聽到曲清婉的手機里響起一聲清脆稚嫩的童聲,童聲朗朗:

貧對富,塞對通,野叟對溪童。鬢皤對眉綠,齒皓對唇紅。

作為終生研究古詩詞的專家,韻律節(jié)奏以及這些意象詞匯瞬間就抓住了唐叔頤的耳朵,唐叔頤神色一震!

這童聲對詞對的極好,不論是意象還是韻律都極好!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